爲精品好劇拓展更大空間
好劇本、好作品需要充分的演繹空間。實行嚴格管理措施是爲了打擊“注水劇”,而不是裹住創作人員的手腳。一些良心製作秉持品質取勝的理念,兢兢業業,管理措施應爲他們創造條件,留足發揮的空間。
廣電總局推出新舉措,擬適當放寬電視劇集數限制。據報道,18日下午,廣電總局召開相關通氣會議,向各地廣電部門、影視製作公司、視頻平臺和各大衛視等解讀了此次電視劇創作新舉措中的相關問題。總局相關人士解讀,過去40集的封頂要求是爲了避免“注水劇”,接下來將根據劇目題材、內容和實際需要,不再簡單限制。此次的若干舉措中還明確提到,季播劇不再嚴格限制一年的播出時間。
限制集數是爲應對“注水劇”氾濫的非常之舉, 曾經有一段時間,屏幕上“注水劇”橫行,一些劇情空洞、臺詞乏味的劇本,因爲種種原因,一拍就是幾十上百集,而且越到後期越是注水嚴重,讓追劇的觀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離精品化漸行漸遠,也偏離了文藝爲大衆服務的初心。廣電總局出臺的限制措施,正是對這一股歪風的強力糾偏。這些年,經過一系列的整治,屏幕上“水分”漸少,劇情緊湊、人物刻畫鮮明的好劇越來越多,爲觀衆提供了一道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而此番出臺的新舉措則是在摸準影視劇市場需求基礎上,精準管理、精確調控的務實之舉。劇情拖沓、廢話連篇、濫竽充數的電視劇應該嚴管,但也要看到,集數跟電視劇質量並沒有必然聯繫。簡單地通過限制集數,顯然無法應對複雜的現實情況。好作品40集不嫌多,爛製作哪怕只有4集都嫌多。比如央視版《三國演義》已經拍得非常緊湊了,但也達到了84集。有些好作品好劇本爲了滿足40集的限制,不得不一再壓縮,影響了劇情的鋪陳、推進。
限制季播劇的播出時間間隔也存在“誤殺”的可能。一些電視劇之所以一季又一季,純粹是爲了拉長時長,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集數限制下的無奈之舉。一年只能播一季,一季最多40集,有些好作品不得不截成好幾段。
好劇本、好作品需要充分的演繹空間。有的可以短小精悍,乾淨利落,短短一二十集就能講好故事,讓人回味無窮;有的大IP則必須層層鋪墊,漸入佳境,來個上百集、分個四五季才過癮。實行嚴格的管理措施是爲了打擊“注水劇”,而不是裹住創作人員的手腳。一些良心製作秉持品質取勝的理念,兢兢業業,管理措施應爲他們創造條件,留足發揮的空間。通過一段時間以來對“注水劇”的治理,影視圈創作理念、風氣爲之一新,眼下放寬限制,正當其時。
取消限制也不意味着“注水劇”、爛劇就能矇混過關了。“注水劇”依然人人喊打,只不過,打擊手法更精確了。通氣會上,廣電總局表示,如果確實需要超過40集,總局將邀請相關人士進行審覈,防止“注水劇”,嚴格把關。說到底,電視劇該拍多少集,來自觀衆的反饋纔是評判標準。《我愛我家》120集,沒人嫌它煩。對一些好劇本、好作品,不僅不應該限制,還應該積極鼓勵它們在保持創新和精品化的前提下,多拍幾集,多拍幾季。(高路)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