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潛擴容拓展就業空間
就業,一頭連着經濟,一頭連着民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大力推進就業促進行動,堅持就業優先導向,注重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持續挖潛擴容就業空間,打好穩就業政策“組合拳”。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城鎮新增就業12.3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68.4%。
穩就業是穩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消費的關鍵支撐。就業就如同經濟的“心臟”,它的穩定跳動爲全社會輸送“信心血液”“經濟氧氣”“發展養分”,提升消費預期,拓寬市場需求,保障人力供給。然而,在穩就業過程中,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重點羣體就業保障不足、就業服務體系不夠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爲了更好地穩就業,還需要從多方面發力。
堅持就業優先政策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合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把就業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推動財政、貨幣、產業、就業等政策協同發力,提高發展的就業帶動力。結合就業市場變化,打通政策落實梗阻,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升級公共就業服務平臺,避免出現重“政策出臺”,輕“落地效果”,導致政策紅利不能充分釋放的現象。積極培育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完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政策,拓寬就業“緩衝帶”,增強其就業抗風險能力。
強化教育就業聯動,致力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推動產業與教育協同發展,建立“訂單式培訓”“校企合作”機制,引導職業院校、高校優化專業佈局,適應不斷變化中的市場需求。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公共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強化培訓就業導向,提升培訓質效。尤其是針對農民工等重點羣體,應圍繞羣體特點及地方產業特色,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
產業是就業的“穩定器”,創業是就業的“倍增器”。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積極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通過稅收優惠、金融支持、援企穩崗等政策,激發經營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活力,穩定並擴大用工需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強化創業政策支持,提高創業服務水平,因地制宜擴大創業園、孵化基地的規模,降低門檻、簡化流程,鼓勵更多創新創業項目入駐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餘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