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付高額醫療費 癌症病人再就業意願高 病團籲修法延長病假時間

醫療科技提升癌症病人存活時間,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我國乳癌病人五年存活率達86%,不過,癌症治療費用高,病友多需要穩定工作纔有經濟來源支應,但迴歸職場過程卻備受挑戰,乳癌病友協會舉辦病友訪談,發現多數病友因領有重大傷病卡,導致求職不利,也擔心治療、回診時請假面臨問題,呼籲政府延長癌症病友病假時間至「每3年可請2年」,以配合治療療程。

我國乳癌好發年齡爲45至64歲,多數病友罹癌時,正在個人事業生涯巔峰。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說,早期乳癌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多數病人可迴歸正常生活,但治療過程需要2到3年,協會調查治療前後病友迴歸職場困境,包括身體狀況無法負荷勞力工作、職業選項受限,領有重大傷病卡求職不利,定期治療、回診請假成爲難題,也有病人擔心工作壓力提升復發風險。

爲維護癌友工作權,乳癌病友協會建議,政府應制定癌症病友職場迴歸方案,建立專責平臺媒合就業,並提供職涯諮詢,也應加強病假及延長病假保障,擴大病假時間爲每3年得有2年病假,讓病友安心接受治療,並建議建立癌症病友身心支持與職場適應機制,讓企業僱主、主管及人資人員接受相關培訓,理解癌症病人治療副作用及請假需求。

協會另建議,應在相關法規中明訂「疾病後工作權」,這包括癌症復職者職務內容合理調整,讓僱主在接受病友復職時,可依法提供職務調整選項,減輕負擔或允許採兼職方式迴歸職場等,並比照聘僱身心障礙者規範,針對聘用癌症病友,提供彈性工時的僱主,提供稅賦減免或補助,藉此鼓勵民間企業推動「癌症病友友善職場」。

黃淑芳表示,考量現實,多數病友需有穩定工作,才能支付治療費用,因此不少病友擔心影響考績及釀成同事間不睦,強忍治療後的不適,包括化療導致的嘔吐等副作用,回到職場工作,訪談過程中,病友彼此分享使用何種廠牌止吐藥物較有效,可抑制不適維持正常工作,不僅讓人心疼,也深感治療副作用並非靠意志力就能克服。

黃淑芳強調,從訪談中看到,多數病友仍有強烈的就業意願,卻被制度、身體、職場環境所限制,癌症病友工作權的落實並非一蹴可幾,協會將持續關注相關政策推動,也盼政府、企業與社會大衆支持癌症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