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擬修法「消滅直美」 醫美產業支持:需有訓練的醫生把關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年底修法:醫美醫師須完成2年PGY訓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日前宣示要消滅國內「直美」現象,要求醫師須經過2年完整一般醫學訓練(PGY)後,才能提供醫美服務,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認爲,經過2年訓練,再提供民衆醫美服務是合理的,有安全保障,才能與韓國等國際競爭,衛福部公告相關修正內容後,學會一定支持。
國內一直有「直美現象」,也就是各科醫學系學生畢業後,未經過完整2年的PGY訓練,就跑去當醫美診所當整形醫師,造成國內多起醫美死傷意外。石崇良日前宣佈着手修訂「特管辦法」,要求提供醫美相關醫療服務的醫師一律須經過2年PGY訓練,服務內容風險採分級管理,新制最快今年底、明年初公告上路。
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於10月19日舉辦年度盛會「全方位醫美整合論壇」,大會特別邀請韓籍啦啦隊女神李多慧擔任親善大使,以熱力四射的〈Like Jennie〉舞蹈開場。(圖/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
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於10月19日舉辦年度盛會「全方位醫美整合論壇」,大會特別邀請韓籍啦啦隊女神李多慧擔任親善大使,以熱力四射的〈Like Jennie〉舞蹈開場。(圖/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
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今日舉辦2025年秋季年會,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鬍倩婷指出,醫美療程不斷推陳出新,從雷射光電、針劑到術後保養,等整合療程已經成爲趨勢,因此,醫學美容可說,更需要專業醫師的判斷,才能爲民衆在療效、風險與安全把關。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副部長黃耀立醫師舉例,如今多因爲臉部過度注射填充物發生「饅化」,導致臉型失真,要避免饅化的關鍵在於預防與評估,醫師應深入瞭解患者需求,避免過度填充與重複注射,並在發生饅化時,藉由影像檢查判定填充層次與材質,再進行有策略的臨牀治療。
對於衛福部規畫修訂「特管辦法」,胡倩婷認爲,醫美需要基本的醫學基礎,以及一定的歷練與經驗,「不是一個普通人就能跑去做醫美,經過2年完整的PGY再來提供醫美服務確實是比較適合的」,她認爲,衛福部的規劃,可以確保全民的醫美安全,也是合理要求,學會樂觀其成。
胡倩婷也提到,由於臺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的會員,都是專科醫師,因此即使新制上路,也不會受到影響,且就臺灣醫美髮展來看,臺灣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韓國與其他國家,學會也不希望看到不專業的醫師提供醫美服務,導致相關專業的競爭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