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直美 醫美手術僅限大外科
62歲丁姓整形醫師替50歲簡姓男子做陰莖增大手術,簡姓男子術後死在手術檯上,警方封鎖診所調查。(本報資料照片)
連續發生多起醫美治療後死亡的事件,衛福部長石崇良21日宣佈,最快今年底強化醫美管理,未來執行鍼劑、雷射等較低風險治療,須完成2年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執行醫美手術則僅限「大外科」醫師。此舉等於宣示消滅「直美」,也就是醫學系畢業就去醫美診所執業的現象。
現行法規對醫美管理寬鬆,《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只有削骨、拉皮、抽脂、隆乳、隆鼻等8類登記列管,須由專科醫師施行。其餘醫美治療則未限制,只要有醫師執照就能執行,致亂象不斷。近期北市丁姓醫師替男子做「陰莖增大術」,患者身亡,再度引發討論。
石崇良昨表示,將分3階段強化醫美管理。未來執行鍼劑、雷射治療,例如玻尿酸注射、雷射除斑,雖屬低風險,但曾出現失明等嚴重案例,未來醫師仍須完成2年PGY訓練才能執行。
其次,具有侵入性的手術如隆乳、削骨等,則限定「大外科」醫師,也就是經外科專科訓練並取得證書。第三,超高風險手術如大範圍拉皮、抽脂等,除外科資格外,還必須是特定專科或次專科醫師,如整形外科、頭頸部專科等。《特管辦法》最快10月預告修正,有望今年底、明年初實施。
另外,若發生重大醫療事故,經地方衛生局調查確認,處分停業、廢止執業執照超過3個月,或5年內累積3個月以上者,將公開揭露醫師診所、姓名等資訊,且即使醫師或診所改名,仍可依醫師證號追到。
國內「直美現象」普遍,也就是醫學系學生一畢業、未完成PGY訓練就到醫美診所執業。石崇良直言,這次改革目標就是「消滅直美」,讓醫師在完整訓練後再投入醫美,透過分級管理、資訊公開與品質把關,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