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事故頻傳 衛福部擬修法嚴管
北市醫美診所爆發醫療事故,50歲簡姓男子接受「陰莖增大術」後身亡。圖爲診所大門(杜宜諳攝)
北市安和美診所爆發醫療事故,50歲簡姓男子接受「陰莖增大術」後身亡。病團指出,涉案醫師曾被判刑、還改過名字,應公開資訊供民衆查詢;衛福部迴應,若能克服技術問題,就能討論公開醫美不良紀錄,目前正規畫從嚴修正「特管辦法」,明確規範「哪些資格醫師可執行哪些醫美項目」。
涉案執刀醫師丁斌煌過去傳出多次醫療事故,曾判刑還改過名字,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質疑,民衆怎麼知道是不是同一個人?過去狼醫事件發生後,各界籲應公開資料讓民衆查詢自保,對已定讞、明確案件,應設機制做到資訊透明公開。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說,目前無特別爲醫美項目建立平臺,公開有不良紀錄者。現行性平專區,懲戒資料分散各縣市公報系統,各建各的、還沒有接起來,若這部分技術能克服,就可討論是否公開醫美不良紀錄者。
醫美致死事件頻傳,今年國內才發生醫美診所打牛奶針身亡案例,又傳陰莖增大術死亡案。我國對醫美管理制度寬鬆,只要有醫師執照,就能執行醫美相關業務。衛福部制定「特管辦法」,雖已針對醫美分級管理,但只有削骨、拉皮、抽脂、隆乳隆鼻等8類特定醫美手術登記列管,限制須由專科醫師施行。
劉玉菁表示,衛福部正規畫從嚴修正特管辦法,擴大管理範疇,除目前部分醫美手術項目,針對其他醫美處置,如雷射光療等非手術行爲,也要進行更細緻分類管理,每個項目都要求符合資格醫師才能操作,也會加強人員資格訓練,並納入管理醫療機構責任義務,具體內容仍需進一步討論。
醫策會執行長方震中提醒,醫策會官網可查詢經過認證的診所,全臺1000多家診所中有40幾家取得認證。現在醫美診所有「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一些診所不請麻醉科醫師,用低價吸引病患,正統做法是手術過程中有另1位麻醉科醫師做麻醉。病患選擇醫美診所時,不妨先打聽診所有無取得醫策會品質認證。
丁斌煌依過失致死罪嫌移送北檢覆訊獲100萬元交保,丁因覓保無着,檢察官19日凌晨改諭知降至2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出海。
北市衛生局表示,丁交保後不配合主管機關約談調查等3事項涉及違反醫療法,將開罰35萬元,也將送醫懲會審議,另也依行政執行法,強制診所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