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增大鬧人命!衛福部出手修法2面向加嚴管:限定施術醫師資格

▲醫美事故頻傳,衛福部喊話要修法「加嚴管理」。(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醫美衍生相關事故案件頻傳,醫師搶做醫美恐成亂象源頭。衛生福利部今(19)日證實將要出手「加嚴管理」,研擬修改《特管辦法》,評估將納管醫美處置項目增加,且施術醫師資格也要加嚴限制。另一方面,病團喊話全面公開醫師違規、懲戒及改名紀錄,衛福部也強調,如果能克服懲戒資料分散在各縣市政府的技術問題,就可以討論比照「狼醫查詢平臺」公佈紀錄。

國內醫療環境血汗,救命科別醫師辛苦、風險高,讓年輕醫師不願投入,甚至有醫師完成PGY訓練後,放棄專科醫師訓練,直接至醫美診所任職的「直美」風潮,被笑稱「救命不如救醜」;但是近期也發現醫美引發的醫療事故不斷髮生,接受電波拉皮鎮靜麻醉猝死、做陰莖增大術後暴斃。有專家認爲問題在於「只要有醫師執照就能做醫美」,應該將美容醫學納入次專科建立訓練與考覈機制,做好把關。

現行衛福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目前針對醫美採取分級管理,注射、光電與美容醫學手術各有規範,其中僅針對削骨、抽脂、拉皮、隆乳等8類高風險手術明訂專科醫師資格。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近期幾件醫美事故發生後,衛福部已經規劃要全面加嚴管理,包含限制醫師資格,提升訓練時數、案例要求數,符合資格纔可以施作;其次,納管醫美處置項目也將討論增加,且不僅是人員,也要將診所、醫院責任納入。

劉玉菁表示,具體內容要等到政策比較明確之後,纔會再對外來說明,但是加嚴管理的方向是肯定的。至於納入次專科,衛福部認同醫美醫師的資格跟訓練要加強,但不會是隻有把人員列次專科這麼簡單,還是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機制,因此透過特管法修法,讓制度更全面。

近期陰莖增大術患者喪命的執刀醫師多次違規且有改名紀錄,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直言,現行醫事人員查詢系統僅能看到醫師科別與執業地點,若醫師更名甚至改姓,民衆根本難以辨識,對於已定讞或案情明確的個案,應有公開機制。

劉玉菁迴應,目前並沒有特別建立一個平臺公開曾有不良紀錄者,她也坦言,即使是現有的「醫事人員性別事件資訊專區」(狼醫平臺),也因各縣市公報分散、資料未整合,仍有技術瓶頸;但如果能克服技術問題,未來包含醫美疏失等違規醫師懲戒紀錄,也可比照性平事件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