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長公佈 假日急症中心週日13醫院上路
多家醫學中心急診室人滿爲患,待牀人數破百,爲此,衛福部籌建「假日急症中心」,六都十三據點將於本週日正式運作,收治輕症患者。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爲紓解醫院急診壅塞,「假日急症中心」(UCC)於十一月二日(週日)上路。衛福部長石崇良首次公佈六都十三處地點,提供內科、兒科、骨外科等輕症醫療,至於醫療費用,則比照診所、地區醫院部分負擔一五◯元,加上掛號費,仍遠低於醫學中心急診收費。
石崇良接受「聯合報」專訪時強調,上任後致力於醫療、藥品及社會等三大韌性,爲確保醫療韌性,必須解決急診壅塞。今年年初農曆年後,許多原本急診待牀時間正常的大型醫院也陷入壅塞困境,顯見調控出現問題,明年春節連假長達九天,爲避免舊事重演,必須儘早準備,規畫「假日急症中心」。
第一階段以六都爲主,目前共有十三處場所建置醫療設備、人力輪值調度,分別爲臺北市─北市聯醫林森院區、昆明院區、信義門診部;新北市─怡和醫院、恩樺醫院;桃園市─龍潭敏盛醫院、大園敏盛醫院、大明醫院、中美醫院;臺中市─檯安雙十分院、家健聯合診所;臺南市─永川醫院;高雄市─文雄醫院。
「未來希望每個行政區都有一處UCC。」石崇良說,UCC肩負着提高「醫療容量」功能,每週日實地演練一次,累積經驗,未來如果遭逢、災難意外時,就可迅速開設,作爲臨時醫療據點。衛福部資訊處着手設置公版資訊系統,建置人員排班、開立處方、藥品物流倉儲等資訊,監控每個UCC提供服務量,進而盤點設置地點,是否需要更換場域?需不需要加開時間或診次?
至於「假日急症中心」收治對象?石崇良表示,外傷、慢性病急性發作、慢性病病情不穩定、突然發燒或腹瀉等四大類輕症族羣爲主,因此,安排內科、兒科及骨外科等專科醫師駐診,如有眼科、耳科鼻科等其他科別相關患者,則採取遠距照會原則。
現行急診部分負擔規定,基層診所、地區醫院爲一五◯元,區域醫院四◯◯元、醫學中心七五◯元,涵蓋簡單外傷縫合及X光、抽血、藥物提供等。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假日急症中心」收費比照基層診所、地區醫院,掛號費則由各縣市衛生局覈定。醫護人員薪資方面,醫師白班一萬五千元、夜班二萬元,藥師、護理師、放射師等白班四◯◯◯元、夜班六◯◯◯元,值班若遇到四天以上連假,人力費用爲原本二倍,醫療費用申報可加碼三成。
「UCC未必能完全解決急診壅塞。」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國內基層診所週日開診率僅百分之十五,「假日急症中心」設置目的爲彌補假日時民衆急症就醫需求,但長期以來,臺大醫院急診壅塞,這不完全是就醫需求所能解釋,與民衆仍有醫院知名度、名醫等迷思有關。
林雅惠呼籲,「假日急症中心」上路前,衛福部應加強宣導,提供明確的就醫指引及諮詢訊息,讓民衆知道例假期間遇到什麼病症,應到「假日急症中心」,或是至大醫院急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