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不去假日輕急症中心 反而直奔急診 新制上路部分負擔擬加計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明「假日輕急症中心」規畫。記者李青縈/攝影

爲減緩急診壅塞,健保署陸續推出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在宅急症等措施分流人潮,日前再拋出「假日輕急症中心」構想,希望緩解假日輕症病患無處就醫困擾。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後續將搭配部分負擔調整,讓輕症到急診收費提高,「假日輕急症中心」降低,提高民衆利用誘因。

「假日輕急症中心」構想來自於歐美國家的「Urgent Care Center(UCC)」,石崇良說,目的是要有效分散不需住院的輕症患者,也就是急診檢傷分類中第四至五級病患,避免壅塞醫院急診資源。先優先針對針對部分急診壅塞嚴重的醫院,例如六都地區的雙北、高雄、臺南等地區,預計在年底試辦,以因應明年連假天數增加,以及農曆年假長的挑戰。

石崇良說,基層診所平常開診率不錯,禮拜六開診率約有80%,但到了禮拜天僅剩15至20%。民衆若有發燒、腹瀉、小外傷等需求,雖然不是重症,但是仍是急着需要處理,只好到醫院急診;目前急診病患中有兩成都是第四級和第五級檢傷分類的輕症患者。

爲避免讓救治「急重」病人的急診資源被分散,提高治療效率,健保署研擬使用總額的「其他部門」預算,編列「假日輕急症中心」所需費用。石崇良說,將採用與基層醫師合作的方式,可能使用輪值支援模式,類似IDS(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模式,甚至搭配遠距照會等形式,希望分流輕症民衆不要到急診,而前往「假日輕急症中心」。

石崇良說,假日輕急症中心上路後,健保署擬重新設計「部分負擔」收取方式;假日輕急症中心收費會不會比照診所,會根據基本設施服務收費。至於輕症到急診就醫者,收費會增加,希望鼓勵民衆到假日輕急症中心。

石崇良表示,試辦計劃第一目標是緩解急診壅塞,第二則是希望解決患者假日無診可看的狀況。屆時上路挑選地點可能會選擇週末閒置的診所、衛生所或健康中心等據點,避免新建場地的高成本與時間壓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