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疾控中心2025年7月份健康提示

7月天氣炎熱

雨水增多、學生放假

食源性疾病、蚊媒傳染病

和意外傷害等風險增大

濰坊市疾控中心提醒您

注意飲食衛生

防蚊滅蚊預防乙腦、登革熱

謹防高溫中暑和溺水

預防食源性疾病

夏季高溫高溼,食物易腐敗變質,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期。常見夏季食源性疾病有以下幾種。

1.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細菌性食源性疾病是夏季食源性疾病的“主力軍”,它主要由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等細菌引起。當人們食用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後,短則幾十分鐘,長則數小時就可能發病。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熱、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脫水、休克甚至死亡。

2.病毒性食源性疾病。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是夏季引發病毒性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體。諾如病毒傳染性極強,少量病毒即可致病,兒童以嘔吐爲主、成人多見腹瀉。輪狀病毒易侵襲嬰幼兒,多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可引發急性腸胃炎,出現發熱、嘔吐、水樣腹瀉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脫水,威脅患兒生命健康。

3.菜豆中毒。菜豆含有皁素和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如果未燒熟煮透,毒素沒有被完全破壞,食用後1-5小時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等中毒症狀。4.毒蘑菇中毒。夏季雨水充沛,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季。許多毒蘑菇與可食用蘑菇外觀極爲相似,僅憑肉眼很難準確區分,不同毒蘑菇中毒症狀各異,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切勿採摘、買賣、食用野生蘑菇。

健康提示:

1.講究衛生。處理食物前後、飯前便後、接觸生肉和海鮮後要正確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定期清潔廚房檯面、砧板、刀具等,保持廚房環境乾淨整潔;不喝生水,選擇燒開的白開水或合格的瓶裝水。

2.生熟分開。生肉、海鮮應與即食食品(如水果、涼拌菜、滷菜等)分開存放和處理,冰箱中生食品要放在下層,熟食品放在上層;切菜時,生熟食物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

3.燒熟煮透。肉類、蛋類、海鮮徹底煮熟,避免食用夾生食物;剩菜剩飯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菜豆烹飪時應先徹底洗淨,採用燉、燜等方式燒熟煮透,不要貪圖口感脆嫩而縮短烹飪時間,也不要用開水焯一下就涼拌食用,從源頭上杜絕中毒風險。

4.安全存放。熟食在室溫下存放不超過2小時,若氣溫超過30℃時,存放時間應不超過1小時。剩餘食物要密封保存,及時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凍。

5.謹慎選擇食物。選擇正規的超市、農貿市場購買食品,注意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標籤信息,不購買變質、過期、無標籤的食品;選擇新鮮衛生的食材,現做現吃,避免食用長時間存放的涼拌菜、滷味等。

6.出現不適症狀及時就醫。進食後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等症狀及時就醫。儘量保留食物樣本或嘔吐物、排泄物,以便醫生明確病因。

蚊子活躍預防

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流行性

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急性傳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庫蚊是乙腦的主要傳播媒介。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通過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羣中傳播。庫蚊主要在傍晚或夜間叮咬,伊蚊(花斑蚊)通常在白天叮咬人。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種。兒童按常規免疫程序完成相應乙腦疫苗接種或補種。既往未接種過乙腦疫苗的易感人羣可前往預防接種門診諮詢補種。

2.蚊蟲防治策略。蚊子繁殖離不開水,應消滅蚊蟲孳生地。及時清除生活區周圍的小型積水,翻盆倒罐加蓋,填平窪地,消除積水,保持家畜、禽舍衛生。有條件的地方可定期對畜(豬)舍進行滯留噴灑等消殺滅蚊。

3.個人防護。建議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蚊香。蚊蟲活動的高峰期,儘量遠離豬、牛等牲畜養殖地,避免在其他動物畜舍或蚊子孳生地點附近活動。穿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處使用防蚊藥劑,避免蚊蟲叮咬,降低感染風險。

4.乙腦流行季節出現發熱、頭痛、嘔吐、嗜睡症狀,應及時就診。如果在登革熱流行地區出現發熱、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痛、噁心、嘔吐、皮疹、輕度出血等可疑症狀,要及時就診並主動說明患登革熱可能,有旅居史返回本地2周內出現前述症狀,應及時就診並說明情況,積極配合治療。

瞭解中暑常識 避免高溫中暑

7月爲高溫中暑高發月份。老年人、兒童、慢性病患者、戶外作業人員爲中暑的高發人羣。中暑後,輕則表現爲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等,重則可表現爲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脈搏增快,如不及時處理,可能引發多器官功能損傷,並伴有驚厥、昏迷、譫妄等嚴重臨牀表現。

健康提示:

1.儘量避免高溫天氣下室外活動,尤其是上午10點至下午5點這一高溫時段。如果必須外出,可選擇輕薄、寬鬆、淺色的衣服;做好防曬措施,如佩戴遮陽帽、太陽鏡,塗抹防曬霜等。儘可能選擇陰涼處行走或活動,避免太陽直曬及體力消耗。

2.合理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多喝白開水、糖鹽水,以補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養成少量多次的飲水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3.關注天氣預報和高溫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溫準備。

4.照顧好孩子,出現中暑症狀後及時對症處置。高溫環境下的汽車內容易迅速升溫,應避免將兒童單獨留在車內,也不要在車內睡覺。若發現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中暑症狀,一定要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進行降溫、補水,若體溫過高,則應立即送往醫院。

暑假即將開始 嚴防兒童溺水

夏季尤其是暑假期間溺水事故多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水渠、水井、採石坑等是兒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易發生溺水的區域,家裡的臉盆、浴盆/浴缸、水桶、水缸等對嬰幼兒來說也存在溺水風險,家長要時刻注意看護。

健康提示:

1.如家中有活潑好動的嬰幼兒,家裡水盆、水桶、浴盆/浴缸等容器用完後立即清空;居家附近水缸、水井、下水道等要牢固加蓋,避免兒童青少年在無看護的情況下發生意外。

2.去海灘玩水或游泳,要讓孩子穿上安全、合格、適合孩子身材的救生衣,並扣好所有的扣帶且做到時刻看護。

3.教育孩子不能去水塘、水渠、河湖等野外水域游泳、玩水。一旦發現同伴溺水,應大聲呼救,可以將周圍的救生圈、木棍等扔給溺水者。

4.學習心肺復甦技能,以備急救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