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稀土新規:中精準反擊美朋友圈 擴大供應鏈控制

中國商務部昨發佈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公告,多家外媒分析認爲,中國的新限制措施擴大對稀土供應鏈的控制,類似於美國「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出口管制體系,這正是美國用來阻止第三國向中國出口半導體相關產品的規則,顯示中國正通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精準反擊」展示並增強其影響力,不僅對美國及其盟友推動本國產業鏈建設計劃構成挑戰,還將防範中企與外國合作過程中任何潛在的「技術能力泄漏」。

據觀察者網報導,英國路透報導認爲,中國當天還將幾種新的稀土元素和數十件稀土加工設備列入出口管制清單,並涉及超硬材料、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等,這些措施對中國與美國貿易談判來說很重要,將有助於增強中國的影響力。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在美西方國家努力建立起稀土產業鏈以減少對華依賴之際,中國的最新舉措進一步擴大了對稀土供應鏈的控制。

今年4月,在美國川普政府宣佈對華加徵關稅後,中國隨即將稀土物項納入出口管制範圍。外媒普遍認爲,中方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的舉措對美國汽車供應鏈造成了打擊,迫使川普政府坐到談判桌前。此後,稀土問題在多輪中美貿易談判中反覆出現,而新規出臺的時機恰好與外界推測的兩國領導人正式會晤的時間相近。

「這一時機的選擇非常具有戰略意味」,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關鍵礦產問題專家格雷絲琳·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分析稱,「中國只是在談判桌上又放下了一批新的棋子」。

南華早報稱,爲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美國加大了提高國內產量、採用替代材料的努力,同時還在尋求與第三國建立戰略伙伴關係,而中國的新公告可能阻礙美國的這些努力。

巴斯卡蘭評論說,中國的新規顯然將對美國及其盟友推動本國產業鏈建設的計劃構成挑戰,同時還將防範中企與外國同行合作過程中任何潛在的「技術能力泄漏」。

彭博資訊認爲,公告中包括對含有中國稀土的晶片物項進行審查的條款,似是將矛頭對準了美國半導體行業。佳富龍洲中國研究部副主任克里斯托弗·貝多爾(Christopher Beddor)稱,這其中隱含的威脅是,中國可能會通過限制向晶片製造商出口稀土,來反制外國對華晶片出口的管制。 這一新規可能讓剛重新獲得稀土供應的外國公司感到不安,並對他們的美國投資產生懷疑。

金融時報引述金杜律師事務所貿易合規合夥人戴夢皓表示,中國新規與美國出口管制制度密切相關,是對「美國系統性、全面的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