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卡稀土 衝擊全球供應鏈
中國卡稀土,全球供應鏈恐因此中斷。(新華社)
中國近期對關鍵稀土元素實施出口限制,《金融時報》報導,中方近日已開始核發少數出口許可,但程序進展緩慢,全球供應鏈可能因此中斷,讓歐洲和美國業界備感緊張。
今年4月初,中國對7種稀土元素及製成的磁鐵啓動出口管制,同類材料廣泛使用於電動車、風電、機器人及戰鬥機等尖端科技。依規定,出口上述產品須獲中國商務部許可,然而,多位業界人士表示,許可申請進展緩慢,企業對供應中斷的憂慮不減反增。一名駐華業界高層直言,當前行政程序之緩慢對海外製造商簡直「難以忍受」,批評中方低估審查程序所需的準備與工作量。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執行董事寧馬克(Wolfgang Niedermark)指出:「避免歐洲製造業遭受重大損害的機會正在迅速流失」。車商特斯拉、福特與航太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等美國企業,皆已公開向投資人表達對中國政策的擔憂。
中方迴應亦相對保守。據路透社13日報導,中國已向至少4家稀土磁鐵生產商發出出口許可證。據悉,一批供應福斯汽車德國業務的稀土貨物已獲准出口。福斯汽車表示,供應商已取得有限數量的許可證,短期供應暫無危機。
然而,歐洲企業普遍反映,中方審查標準模糊,特別是針對最終用途的核準流程仍不明確。歐盟官員表示,企業難以證明自家產品不會間接流向美國,進而違反中方的出口條件。
業內普遍預期,出口審覈流程將因申請量暴增面臨更大壓力。成都銀河磁體一位經理表示,與軍事相關的出口申請不會批准,但民用仍有可能通過。她透露公司着手協助客戶提交非軍事用途聲明,但只要略爲涉及軍事沾邊就會拒絕。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則透露,中方要求公司保證機器人所需的稀土不會用作軍事用途。
專家指出,尚無明確證據顯示中國已全面封鎖出口,但不確定性仍籠罩市場,中國的舉措將進一步促使西方推動供應多元化。策緯顧問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康姆斯(Cory Combs)解讀:「中國手中仍握有戰略籌碼,能在談判未果時繼續施壓」。在全球製造業對稀土依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中國對稀土出口的每一步動作,正深刻牽動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