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半年後:15萬騎手有了社保,有人卻寧選高收入?
今年3月起,京東外賣全職騎手陸續收到“五險一金”賬單。15萬人,每人每月2000元,公司全掏。
這在從前,想都不敢想。2億靈活就業者裡,外賣騎手佔大頭,25%有社保的比例,低得扎心。
“不敢生病,不敢出意外”,曾是騎手們的口頭禪。變化從京東開始,接着美團、餓了麼跟進,騎手有了“社保身份”。
最高法9月1日施行新解釋,“不繳社保”的約定,無效。上海騎手薛飛鬆了口氣,倆娃讀書的居住證積分,終於有了盼頭。“10年達達老員工,就圖個社保穩當。
”他說。可有人卻犯了難。北京騎手李俊,爲了孩子上學轉去京東,跑一天掙得比美團少一半。
“社保是好,可一家老小的飯錢,等不起。”長沙兼職騎手劉詩芸更糾結,想保社保不斷繳,全額費用又太高。“美團補貼試點還沒到長沙,兼職能不能算,心裡沒底。
”東莞50歲老木選得乾脆,“跑一天算一天,社保那錢,不如多買兩斤肉。
”平臺壓力也不小。京東新業務二季度虧了147.8億,社保成本佔了大頭。
美團試點2.
2萬騎手,補貼50%養老保險,說是“四無限制”,可覆蓋範圍有限。餓了麼投2億搞保障,“新職傷”保險擴圍,錢花出去,效果待看。騎手們算得明白:上海最低社保個人繳775元,得跑129單。
“跑單跑單,跑的是生計,也是社保的糾結。”調查顯示,近四成騎手只願繳月收入5%,不夠一線城市最低標準。
跨地區轉社保更麻煩,寧波繳的轉不回浙江老家,沈超急得直跺腳。“交了3年,說轉不走就轉不走,這算啥保障?
”專家說,企業降本不能犧牲勞動者,社保制度得改。繳費檔次多些,基數低些,轉移方便些,纔是真兜底。
社保是未來的傘,可眼前的雨,下得太急。
有人要眼前飽,有人要未來穩,矛盾藏在每單配送裡。1000萬騎手的社保賬,算的不只是錢,是尊嚴,是希望。
想知道更多騎手社保的真實故事?點個關注不迷路。文中騎手均爲化名,具體政策以官方發佈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