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眼案12萬交保!柯文哲竟要3千萬 民衆嗆「司法不公」律師釋疑了

新北市雙溪區42歲簡姓男子與鄰居59歲連男發生衝突,釀驚人挖眼重傷害案。(圖/翻攝畫面)

新北市雙溪區17日發生一起駭人挖眼衝突,施暴者簡男復訊後以12萬元交保,引起社會譁然。對此,網紅「巴毛律師」陳宇安昨(20)日發文說明「交保金」的真正定義。

陳宇安指出,許多民衆疑惑爲何挖眼案嫌犯以12萬元交保,柯文哲先前交保金卻開到3000萬元,對比下直呼「臺灣法律根本不公平!」然而,陳宇安希望衆人能先了解交保金的定義。

交保,法律用語稱「具保」,指透過繳納保證金,換取犯罪嫌疑人在案件調查階段的人身自由,不代表無罪釋放,且檢察官或法官會考量案情輕重、是否有串證、湮滅證據、逃亡等可能性來做決定。

陳宇安說明,具保不等於無罪,並非交錢就無罪,交保跟羈押都是一種保全證據的手段,如果讓被告交保,那保釋金的金額會看案情狀況跟當事人經濟能力而定,因爲嫌疑人繳完這筆錢,他若不按規定去開庭,是會被沒收的,但若讓柯文哲以12萬元交保,這筆金額對他來說不算什麼,有機會丟下那12萬元逃跑,但對一般民衆來說,12萬元就很多了。

交保金額跨度很大,陳宇安表示,他還看過三、五萬甚至幾千元的,「不要再說什麼司法不公,先去搞清楚什麼羈押跟交保再來說吧」,「這個議題從媽媽嘴講到現在應該10年...民衆法律常識一點進步都沒有我好難過。」

最後,陳宇安補充,犯嫌具保後若都有正常出庭,交保金是會返還的,同時還會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