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擬片面調降報酬 外送員揚言抵制
Uber Eats於7月底擬片面調降外送員報酬,引發外送員不滿,Uber Eats迴應,此次調整目的絕非調降,而是將部分趟次獎勵轉爲基本費用。記者許正宏/攝影
Uber Eats擬於本月底片面調降外送員報酬,引發外送員不滿,各地外送員工會昨召開記者會,譴責平臺業者漠視外送員的勞動尊嚴、吃人夠夠,揚言不排除發動全國外送員聯手抵制,屆時恐影響民衆叫外送的權益。
對此,Uber Eats表示,此次調整目的絕非調降,而是將部分趟次獎勵轉爲基本費用,讓外送報酬更即時反映地點、時間、距離與訂單複雜度等實際情況。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去年十一月,在未剔除重複登錄不同平臺的情況下,全臺外送員約十四點九萬人。臺北市網路平臺外送員職業工會發言人高正宗說,原本外送員接一單可能有四十元起跳,再加上里程費、尖峰獎勵,至少每一單近六十至八十元,新制表面看起跳費調高到四十五元,其他獎金卻歸零,等於變相降薪,把外送員辛苦跑遠單、跑尖峰的誘因完全拔除。
汽車運輸業駕駛員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鄭力嘉則說,Uber Eats今年五月才宣佈縮減訂閱制會員福利,七月底又要砍外送員報酬,根本是「兩面削、自己賺」。
新竹市平臺外送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文萬華批評,工會已跟平臺開會溝通兩年多,業者都只是敷衍,工會要求必須有實質談判、實質的契約保障,否則將全面反制。桃園市網路平臺外送員職業工會理事長石家穎也主張外送員應有議價權。
平臺單方面制訂遊戲規則,不只外送員遭剝削,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認爲,現在兩大平臺市佔率高,平臺若是更動收費機制,消費者幾乎沒有選擇權,也沒有對抗力量。應明確交通部或其他機關的監管機制,像計程車漲價,就必須由政府機關核可費率,否則一切都是平臺說了算。
立委林月琴說,外送平臺進入臺灣超過十年,始終缺乏法令規管,現在是平臺經濟時代,未來的勞動市場面貌可能都如此,交通部、勞動部應承擔責任訂定相關法規。
勞動部專委劉政彥強調,不贊成平臺片面調整報酬,造成外送員實質收入減損,也可能因爲搶單而徒增用路風險。行政院已責成交通部訂定外送平臺相關指引,勞動部也會協助將工會訴求納入指引。
交通部簡任技正王基洲則允諾,平臺調降報酬應與外送員取得共識,近期將邀集相關團體開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