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又片面降薪 工會怒喊「外送員不是免洗筷」擬發動反制
Uber Eats預計於7月底前再次片面調降外送員報酬,立委林月琴與全國產業總工會、臺灣總工會、中華民國全國職業總工會,以及各地外送工會與運輸工會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平臺業者在取得共識前不得擅自變更報酬機制。記者葉冠妤/攝影
Uber Eats於7月底擬片面調降外送員報酬,各地外送員工會今召開記者會,嚴正譴責平臺業者吃人夠夠、漠視外送員的勞動尊嚴,呼籲Uber Eats在未達勞資政三方共識前,不得擅自更動薪酬制度,否則全國外送員將聯手抵制、發動抗爭。除此,工會也要求業者針對停權機制、報酬、定型化契約3項訴求展開實質協商。
立委林月琴說,外送平臺進入臺灣已超過10年,卻始終缺乏法令規管,平臺業者輕易規避責任、遊走灰色地帶,導致外送員長期面對不透明的停權機制、缺乏保障的報酬模式、無明確契約的合作關係,現在已經是數位平臺經濟時代,未來的勞動市場面貌可能都如此,交通部、勞動部應承擔責任訂定相關法規。
她進一步說,去年10月交通部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汽車運輸業客貨運運價準則」修正草案,規定外送合理運價,但至今超過9個月還卡着,現在由交通部主責訂相關指引,建議外送員跟平臺業者的勞動關係應以定型化契約約制,才能爲近15萬名外送員的勞動權利義務、報酬變更機制補上保障缺口。
汽車運輸業駕駛員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鄭力嘉說,Uber Eats今年5月才宣佈縮減訂閱制會員福利,7月底又要砍外送員報酬,根本是「兩面削、自己賺」。他指出,Uber母公司上個月才砸巨資收購臺灣計程車車隊,平臺若有資源發展新業務,就更應有責任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而不是削減用戶福利、壓低外送員報酬,自己坐收利潤。
臺北市網路平臺外送員職業工會發言人高正宗解釋,原本外送員接一單可能有40元起跳,再加上里程費、尖峰獎勵,至少有近60至80元,將上路的新制表面看來是把起跳費調高到45元,其他獎金卻歸零,等於變相降薪,把外送員辛苦跑遠單、跑尖峰的誘因完全拔除。
桃園市網路平臺外送員職業工會理事長石家穎憤慨地說,平臺跟店家抽成,也用各種名目向消費者收費,又一再片面調降外送員報酬,工會嚴正拒絕業者作法,並主張外送員應有議價權,這不是請求,而是警告。新竹市平臺外送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文萬華也說,平臺多年來「吃人夠夠」,工會已跟平臺開會溝通兩年多,業者卻只會虛與委蛇,工會要求必須有實質談判、實質的契約保障,否則將全面反制。
勞動部專委劉政彥說,勞動部不贊成平臺單方面調整報酬機制,造成外送員實質收入減損,也恐爲搶單而徒增用路風險,行政院已經責成由交通部訂定外送平臺相關指引,勞動部也會協助將工會訴求納入指引。
交通部簡任技正王基洲允諾,平臺調降報酬應與外送員取得共識,近期將邀集相關團體開會。不過,對於林月琴詢問去年預告的規則、準則何時上路,王基州僅說仍在法制作業程序,林月琴則要求兩個月內要有進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