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款爭議北市分最多 學者:錢集中臺北「毫無道理」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發文表示,統籌分配款應該要公平,建議刪除各類營利事業營業額的佔比,只考慮人口及面積來分配。圖/擷取自莊秉潔臉書

新版財劃法上路,財政部8月底公佈明年統籌分配款試算金額,有10縣市金額不如預期,臺中市長盧秀燕昨號召藍白與無黨籍15個縣市首長齊聚臺北,爲地方財政發聲。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表示,臺北面積六都最小,各項建設發展成熟,明年補助大增442億「毫無道理」,建議刪除各類營利事業營業額的佔比,只考慮人口及面積來分配。

藍白在立法院優勢通過的新版財劃法修法,但因分配公式將分母寫錯,導致分配稅款345億元無法分配,還有部分縣市財源不增反減,15個藍白縣市首長昨齊聚臺北喊話中央。

臺中市長盧秀燕說,中央藉着補助地方的生死大權修理各縣市政府,希望中央放下屠刀。臺北市明年獲配1149餘億居冠,臺北市長蔣萬安也出席直言要「地方包圍中央」,爭取地方自治主體性,以免處處受制,看中央臉色。

對此,莊秉潔發文指出,臺北市及新北各項建設(如捷運)已經或接近完成,其它縣市建設才正要開始,甚至還未開始,臺北明年多拿442億,且臺北的面積六都最小,獲配1149餘億後,人均分配4.69萬,比人均分配第二名的高雄及桃園的2.78萬,還高出1.7倍,毫無道理。

莊秉潔強調,臺北是商業城,公司行號自然會登記於此,但所設工廠及污染常在中南部等縣市,不補償中南部縣市,反而將錢集中臺北,更無道理。

莊秉潔說,爲了建立更公平機制,建議刪除各類營利事業營業額的佔比,只考慮人口及面積來分配給各縣市。

針對統籌分配稅款爭議,盧秀燕等15縣市首長昨簽署聯合聲明提出三訴求,批中央刁難地方政府,影響施政。記者餘承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