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與旅遊雙向奔赴 假日經濟活力綻放
國鐵集團數據顯示,1月28日至2月4日春節假期期間,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9626萬人次。其中,2月3日,發送旅客1654.4萬人次,創春運單日曆史新高,2月4日,發送旅客1704萬人次,再創春運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
今年的春節假期,由於春節申遺成功後的獨特意義及假日調休至8天的政策調整,極大地激發了羣衆的出行熱情。從繁忙的鐵路網絡到熱絡的旅遊市場,背後是中國經濟社會的活力與動力,是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科學調配,讓旅途一路暢通無阻。鐵路作爲人員“流動”重要的交通方式,今年春節期間,各地火車站紛紛呈現出了火爆態勢,在運力調配方面,鐵路部門盡顯“大手筆”。一方面,鐵路線路不斷拓展加密,如今,中國鐵路營業里程突破16萬公里,其中高鐵超4.6萬公里,一條條高鐵線路如巨龍般蜿蜒在祖國的大地上,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從繁華都市到偏遠鄉村,鐵路的觸角延伸到了更多的地方,解決人民出行“難點”。另一方面,鐵路部門通過精準的大數據分析,採用加開車次、單組改重聯、“一日一圖”等諸多“絕招”來運輸高峰。例如,在今年春節“非遺Buff”疊加下,“中國春節文化之鄉”四川閬中、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都擁有較高熱度,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通過構建日常線、高峰線、臨客線相輔相成、互爲補充的動態運力調整體系,加熱門旅遊線路的運力投放,讓遊客能更便捷地前往心儀的旅遊目的地。曾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意暢想,如今已化作觸手可及的現實,一條條鐵路線就像一條條奔騰的溪流匯聚成江河,讓民衆順利踏上歸鄉或出行的旅途。
人潮涌動,讓假日經濟熱火朝天。八天的假期,全國旅遊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春節假期期間全國國內出遊人次達5.01億,同比增長5.9%。人潮涌動間,假日經濟熱火朝天,冰雪遊、避寒遊、鄉村遊等特色旅遊項目備受青睞,衆多縣城也在這波旅遊熱潮中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據數據顯示,能在春節“抓”住遊客的縣城,都有着各自的“獨門秘籍”。比如,獨有的旅遊資源是吸引遊客的“核心磁石”,新開交通線路則打通出行“任督二脈”,新建酒店爲遊客提供舒適的休憩之所。以九寨溝爲例,以往冬季是九寨溝淡季,川青鐵路通車後,爲九寨溝開啓了一扇通往外界的黃金大門。今年春節,阿壩松潘縣、九寨溝縣春節酒店訂單量增幅位居全國前十,涌動的客流,讓九寨溝淡季不淡。旅遊業的繁榮具有強大的關聯帶動作用,遊客的消費直接推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發展,還爲就業創業提供了大量機會。穿梭的高鐵,熱鬧的餐廳、滿房的酒店,都是旅遊經濟帶動下的生動景象,更是時代進步與人民需求相向而行的美好見證。
春節假期經濟活力涌動,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鐵路與旅遊市場形成了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鐵路的發展爲旅遊市場輸送了大量遊客,而旅遊市場的繁榮又促使鐵路不斷優化線路和服務,提高運輸能力。二者相互促進,不僅推動了春節假期經濟的蓬勃發展,更爲新一年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期待未來,鐵路和旅遊等各行業繼續攜手共進,讓人民羣衆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簡豔、唐鑫恆)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