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路風景:中國智造與冰雪經濟的“雙向奔赴”
日前,參加本屆亞冬會的各代表團陸續抵達哈爾濱,由CR400BF-GS復興號技術提升型智能動車組擔當的D8003次列車由哈爾濱開往亞布力西站,標誌着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鐵路亞冬專線全面啓動。(新華網)
當CR400BF-GS復興號技術提升型智能動車組呼嘯駛向亞布力西站,這標誌着亞冬鐵路專線驚豔亮相此次亞冬會,而這條短短的鐵路,從科技“硬實力”到服務“軟實力”,亞冬專線向世界給出了標準的“中國式鐵路答案”。
智能動車組體現中國智造的突破。當CR400BF-GS復興號列車以350公里時速穿越林海雪原時,世界看到的是中國高鐵不斷升級發展的縮影。從使用具備特殊的“抗寒”性能車體、轉向架、供風制動等系統部件;到首次批量使用確保制動系統安全可靠的自動化防凍結功能;再到採用設備小型化集成化的措施後,提高了載客能力、降低了客室噪聲、提升了乘車體驗。這一個箇中國智造,突破的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冰雪屏障,更是中國高鐵從“技術引進”到“反向輸出”的技術壁壘,而當各國運動員在車廂內體驗無線充電、無線投屏、精準溫控時,中國智造的“沉浸式廣告”已然達成。
亞冬專線重塑賽事經濟發展格局。哈爾濱至亞布力的“同城高鐵圈”,正在改寫亞冬會賽事經濟發展格局。亞冬專線將聯動冰雪大世界、雪鄉等系列東北文旅地標,形成一條“移動的冰雪經濟走廊”。據瞭解,鐵路部門安排經停亞布力西站的高鐵列車增開至51列,賽事區域間最短間隔7分鐘便有一趟高鐵列車開行,列車運行最快時間爲1小時2分,經停亞布力站的普速列車增開至12列。鐵路密集的運輸能力,這不僅爲賽事運輸提供充足的運力保障,更將釋放“乘高鐵、看比賽、遊東北”的旅遊、文化、經濟三重疊加效應,這種“以賽事促產業”的智慧,讓亞冬會從8天的賽事延伸爲365天的產業機遇,重新塑造經濟發展格局。
一條鐵路,多重價值。亞冬專線是運動賽事與社會經濟的“雙向奔赴”。所以說,它不僅是保障賽事高效運轉的交通動脈,它更是體育精神、冰雪盛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層次融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亞冬專線的加持下,這場以“冰雪同夢,亞洲同心”爲主題的精彩盛會將取得圓滿成功。(王永聖)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