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民航協同發力護航暑運 文旅消費激活“夏日經濟”

本報記者 樑傲男

7月1日,爲期兩個月的暑期運輸正式啓動,至8月31日結束。在62天的運輸週期內,交通網絡與文旅市場將共同迎接年度出遊高峰的考驗。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今年暑運預計發送旅客9.53億人次,同比增長5.8%,日均發送旅客1537萬人次。一批新線將投入暑期運輸,旅遊列車將爲遊客提供出行新選擇。

自7月1日起,全國鐵路在實施三季度運行圖的基礎上,同步實施暑期臨客列車運行圖,安排增開臨時旅客列車402列,全國鐵路日均計劃開行旅客列車11500列以上,同比增長5.5%。

在民航方面,航班管家數據顯示,2025年暑運期間民航整體旅客運輸量預計達1.5億人次(僅境內航司承運數據),日均超240萬人次,預計同比增長5.4%;民航預計執行客運航班106.1萬班次,日均1.7萬班次,同比增長3.9%。

爲了迎接暑運,多家航司已進行積極部署,並加大運力投放。其中,今年暑運期間,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970餘條國內航線、260餘條國際及地區航線上共執飛航班32萬班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執行客運航線1150餘條,日均執行航班超3200班,同比增長5%。此外,多家航司新增“避暑航線”直擊暑期消費痛點。

這種陸空聯動的運輸佈局,爲暑期文旅消費奠定了堅實運力基礎。美團研究院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交通網絡的織密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更重構了“快旅慢遊”的新消費生態。疾馳的高鐵串聯起山川湖海,當寬體客機載着旅客奔赴詩意遠方,立體化交通格局正將“流動的中國”願景轉化爲夏日經濟的澎湃動能。

交通網絡的織密直接帶動了文旅市場的活躍。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2025年暑期整體文旅預訂增速同比上漲近38%,北京、上海、青島、成都、西安、重慶、南京、威海、廣州、昆明位列熱門暑期旅遊目的地Top10。

爲進一步激活消費潛力,7月份至8月份,文化和旅遊部舉辦2025年全國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季。消費季以“文旅惠民樂民 共享美好生活”爲主題,突出暑期文化和旅遊消費特點,各地將推出消費券、票價優惠、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發放超5.7億元消費補貼。

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旅遊酒店行業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對記者表示,消費補貼對文旅消費的拉動作用是顯著且直接的,不過其效果的可持續性,從根本上依賴於文旅產品供給端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這種多樣性並非孤立產生,其核心動力往往源於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文旅與體育的成功合作已充分證明這一點,賽事、戶外運動等元素爲傳統文旅注入了新活力,有效延長了產業鏈並吸引了多元客羣。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2025年,預計休閒旅遊景氣度延續的確定性較高;中長期來看,看好服務業消費佔比提升,體驗性消費需求持續增長。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