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雙快”模式鋪就國際物流新通途

5月18日,滿載100個標準集裝箱貨物的班列從浙江義烏西站駛出,經寧波舟山港銜接中東直航航線,直達阿聯酋迪拜傑貝阿里港,標誌着“鐵海快線+中東(迪拜)快航”雙快物流模式成功首發。

在這場物流革新中,鐵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創新運輸組織、優化服務保障、推動區域協同,實現貨物“不換箱”無縫銜接,將運輸時間從23天縮短至17天,降低物流成本18%,爲國際物流發展開闢了新路徑。

創新運輸組織,搭建高效物流通道。鐵路部門在“雙快”物流模式中,以創新運輸組織爲突破口,精心規劃運輸線路,打造了一條高效的物流通道。爲保障班列順利首發,鐵路部門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根據貨物運輸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運行圖,優化列車運行時刻,確保班列從義烏西站到寧波舟山港實現快速直達。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鐵路成功搭建起高效的物流通道,讓貨物運輸更加順暢、快捷,爲“雙快”模式的高效運轉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做法體現了鐵路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運輸效率,爲國際物流提供優質服務的擔當。

優化服務保障,提升物流運輸效能。爲實現貨物“不換箱”無縫銜接“中東快航”,鐵路部門全方位優化服務保障,貫穿貨物運輸的全流程。在貨物集結階段,鐵路在義烏集貨倉設立專門的服務站點,安排專業人員爲企業提供貨物安檢、裝箱指導等一站式服務,確保貨物快速、安全入箱。在運輸過程中,鐵路加強對集裝箱的監管,利用物聯網、衛星定位等技術,實時掌握貨物位置和狀態,讓企業能夠隨時瞭解貨物運輸情況,安心放心。到達寧波舟山港後,鐵路與港口部門緊密協作,提前做好交接準備,快速完成班列與船舶的銜接,減少貨物停留時間。鐵路通過優化服務保障,提升了物流運輸的品質和可靠性,增強了企業對“雙快”模式的信任,有力推動了“雙快”物流模式的發展。

推動區域協同,深化國際物流合作。鐵路在“雙快”物流模式中,積極發揮紐帶作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深化國際物流合作。在國內,鐵路加強與地方政府、企業的溝通合作,與義烏、寧波等地建立常態化協調機制,共同解決運輸過程中的難題,實現鐵路運輸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同時,鐵路與港口、航運企業密切配合,整合各方資源,形成運輸合力,提升整體運輸效能。在國際層面,鐵路藉助“雙快”模式,加強與中東地區鐵路、港口等相關部門的交流合作,推動運輸標準、通關流程等方面的對接,爲貨物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創造良好條件。

“鐵海快線+中東(迪拜)快航”雙快物流模式的成功首發,是鐵路主動作爲、創新發展的成果。未來,鐵路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完善“雙快”模式,爲國際物流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助力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合作邁向新臺階。(宋揚)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