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泛黑、灰塵結塊…捷運站疑未按時清潔 北捷:與材質有關會改善

北捷被民衆發現捷運站通風管道與天花板疑似久未清潔,通風口大面積泛黑、灰塵堆積結塊。圖/議員王欣儀辦公室提供

北捷今年9月纔剛獲「2025亞太暨臺灣永續行動獎」一銀一銅佳績,然而卻被民衆發現捷運站通風管道與天花板疑似久未清潔,通風口大面積泛黑、灰塵堆積結塊。議員痛批,例行清潔不僅沒有拍照紀錄,就連年清潔也都未按時執行。北捷迴應,因材質問題導致灰塵堆積會把相關問題一併改善,清潔後也會拍照留存。

根據資料指出,北捷天花板與通風口是委外清潔,合約原訂每月清潔一次,今年4月起更下修爲每兩個月一次,維護標準是擦拭後表面潔淨無灰塵,但卻有民衆發現,忠孝新生、忠孝復興的通風口大面積泛黑、灰塵堆積結塊,天花板明顯污漬,燈具金屬框也覆蓋明顯灰塵,完全不像是北捷宣稱定期清潔。

議員王欣儀批評,北捷長期未把清潔問題當回事,不僅這類型外包清潔作業僅以表單爲依據,也沒有清潔前後照片,令她質疑如何確認廠商有確實做到清潔,「還是清潔已流於形式?」王也發現,需搭鷹架的年清潔項目,北捷宣稱一年定期清一次,然而上次清潔驗收已是去年10月,今年要到11月底才進行,完全不符標準。

王欣儀說,忠孝復興與忠孝新生每年分別超過3500萬及2700萬人次進出人流,天花板與通風口的髒污不僅影響觀感,也涉及多重風險,包括空調效能下降、能耗增加,灰塵堆積恐在電線短路時助燃,以及黴菌與粉塵可能影響乘客健康,要求必須全面盤點各站清潔狀況優先改善高人流大站,也應檢討強化外包廠商履約稽覈制度,提高現場查驗比例,要求清潔前後拍照存證。

北捷補充,出風口清潔作業若需要搭鷹架每年定期清1次,不須搭鷹架每2月1次,使用伸縮杆、抹布及除塵球,搭配合梯、鷹架及升降設備清除灰塵、棉絮及蜘蛛網;針對通風口使用除鏽劑清除鏽斑,並用抹布擦拭乾淨,不易清潔處使用菜瓜布加強刷洗。

北捷說,天花板和通風口需搭架後方能清潔列爲年度清潔項目,其材質也容易顯髒污,將依排程於11月底進行清潔,至於天花板、空調通風口清潔作業,每月依排程清潔並有驗收紀錄備查。未來週期性清潔將納入區域清潔前後照片精進。

北捷被民衆發現捷運站通風管道與天花板疑似久未清潔,通風口大面積泛黑、灰塵堆積結塊。圖/議員王欣儀辦公室提供

北捷被民衆發現捷運站通風管道與天花板疑似久未清潔,通風口大面積泛黑、灰塵堆積結塊。圖/議員王欣儀辦公室提供

北捷被民衆發現捷運站通風管道與天花板疑似久未清潔,通風口大面積泛黑、灰塵堆積結塊。圖/議員王欣儀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