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天花板、通風口嚴重發黴積灰 遭批沒落實清潔、驗收流於形式

市議員王欣儀近日接到民衆檢舉,忠孝復興、忠孝新生等高人流的轉乘大站,其天花板和通風口「烏漆麻黑」,不僅灰塵厚重、板材泛黑,還嚴重發黴。圖爲忠孝新生站。(圖/臺北市議員王欣儀研究室提供)

市議員王欣儀近日接到民衆檢舉,忠孝復興、忠孝新生等高人流的轉乘大站,其天花板和通風口「烏漆麻黑」,不僅灰塵厚重、板材泛黑,還嚴重發黴。圖爲忠孝復興站。(圖/臺北市議員王欣儀研究室提供)

民衆在搭乘臺北捷運時,對其乾淨程度都留下深刻印象。豈料,市議員王欣儀近日接到民衆檢舉,忠孝復興、忠孝新生等高人流的轉乘大站,其天花板和通風口「烏漆麻黑」,不僅灰塵厚重、板材泛黑,還嚴重發黴,批每月例行及年度清潔作業落實不完全,且沒有拍照記錄,難以檢視清潔成效,要求北捷提出改善計劃。臺北捷運公司19日迴應,將加強清潔,並拍攝照片作爲精進標準。

王欣儀指出,依北捷資料,天花板與通風口是委外清潔,依合約原訂位置較低的天花板與通風口採每月清潔1次,今年4月起更下修爲每2個月1次,且維護標準是「擦拭後表面潔淨無灰塵」,但近日有民衆檢舉,忠孝復興站與忠孝新生站等板南線高人流的轉乘大站,天花板、通風口板材大面積泛黑、灰塵嚴重堆積結塊,甚至發黴,燈具金屬框也佈滿灰塵,與北捷宣稱的定期清潔標準明顯不符。

市議員王欣儀近日接到民衆檢舉,忠孝復興、忠孝新生等高人流的轉乘大站,其天花板和通風口「烏漆麻黑」,不僅灰塵厚重、板材泛黑,還嚴重發黴。圖爲忠孝復興站。(圖/臺北市議員王欣儀研究室提供)

她指出,部分較高的天花板與通風口區域則屬於需搭鷹架的年度清潔項目,北捷表示「1年清1次」即可,但上次清潔驗收是去年10月,今年要到11月25、26日才實施,期間已超過1年未清,她認爲針對每年分別有3500萬、2700萬人次進出的忠孝復興、忠孝新生等轉乘大站,應要隨時掌握髒污累積速度,並提前安排維護、增加清潔次數,不應放任污垢越積越厚,顯示北捷公司對清潔週期與品質掌控明顯不足。

王欣儀強調,天花板與通風口的髒污不僅影響觀感,同時可能造成空調效能下降能耗增加,也涉及多重風險,包括灰塵堆積恐在電線短路時助燃,以及黴菌與粉塵可能影響乘客健康。

王欣儀進一步指出,北捷公司承認此類清潔作業因不會影響列車行駛營運,因此沒有清潔工單,也沒有清潔前、後照片可對比,驗收僅以表單爲依據,她質疑在缺乏任何佐證資料的情況下,北捷難以確認廠商是否確實履約,驗收機制恐已流於形式,而在無法證明施作的前提下仍照付費用,這些支出究竟流向何處,是否存在外界擔憂的弊案問題。

王欣儀要求,北捷全面盤點各站天花板與通風口的清潔狀況,並優先改善高人流大站,同時提出具體改善計劃與時程。此外,也應檢討並強化外包廠商履約稽覈制度,提高現場查驗比例,並強制要求清潔前後拍照存證,以確保清潔作業確實落實。

北捷昨迴應,每月排程清潔作業,都有驗收紀錄備查,未來將納入清潔前後照片以作爲精進標準。

至於年度清潔項目,北捷總經理黃清信則表示,部分年度清潔區域確實有明顯髒污,與材質問題、金屬易生鏽有關,將檢討並研議改善材質,將依排程於11月底清潔,強調並無圖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