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華 輿論過熱 資本遇冷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2月27日報道 2月25日,特斯拉FSD突襲上線,車圈的熱情瞬間點燃。一時間,具備HW 4.0芯片的特斯拉成了搶手貨,畢竟在智能駕駛領域,特斯拉一直處於行業前沿,如今隨着FSD正式落地國內,衆多追求極致體驗的特斯拉用戶紛紛選擇“嚐鮮”,哪怕這份“新意”需要支付6.4萬。

輿論熱度向上,但資本市場卻是下行,或許6.4萬的選裝門檻以及本土玩家在中國市場的技術創先,無法讓特斯拉再回到2012年的“高光時刻”,也無法再讓資本市場走回曾經的“珠峰估值”。

對於特斯拉FSD入華這一說辭,我們需要先給概念做個“降溫”,此FSD並非彼FSD,它只是AP(Autopilot)的城市升級版,需要HW4.0硬件和FSD付費訂閱。在這一點上,我們從官方的推送信息也能看到。不過有一點,千呼萬喚的FSD入華藉着這次推送也算是迎來了新進展,未來或許會助力特斯拉車型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拉昇。

面對這次“突襲”中國市場的特斯拉FSD,你燃了嗎?或者說,特斯拉的FSD在國內市場是“鮎魚”落地,還是“狼來了”再現?再或者說,中國市場的智駕話語權到底是在“外來和尚”身上還是在“本土玩家”身上?

第一時間的落地的實測已經出來了,相信大家也都關注到了。先做個總結性發言:部分用戶體驗下來的表現還是非常正常的,FSD也並沒有出現異常狀況。只不過,有一句話一直繞在耳邊:12分夠扣嗎?

從公開的測試視頻和反饋來看,在正常路況下,特斯拉FSD的表現可圈可點。車輛能夠精準地按照設定路線行駛,自動變道、跟車等操作一氣呵成,流暢自然,給人一種車輛已具備高度自動駕駛能力的直觀感受,充分展示了特斯拉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的深厚積澱。

然而,爭議也隨之而來。在部分測試中,FSD被發現存在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比如:在環路上面不能正確識別行車道路線和前往加油站的匝道,以及出口的匝道。再識別出來,當前車道過慢的情況下面會變現到出口的匝道以及去往加油站的西道;再比如:無情壓實線的問題也是大家關注較多的,在右轉的時候,特斯拉會有一半的輪子壓在自行車道上,當然,還有闖紅燈的現象,尤其在箭頭指示的紅綠燈面向,特斯拉顯得有些無力。

儘管這可能只是個別現象,且特斯拉官方也反覆強調駕駛員在使用FSD時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隨時準備接管車輛,但這一問題無疑引發了公衆對FSD 安全性的擔憂。畢竟在中國嚴格的交通法規環境下,任何違反交規的行爲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這也讓人們對FSD的實際應用安全性產生了疑慮。不過,拋開這些爭議點,從整體技術實力來看,FSD 在智能駕駛領域的表現仍然值得肯定。

畢竟是外來的和尚,此前馬斯克也提過:希望將特斯拉車輛在中國收集的數據傳輸到境外,用以訓練特斯拉自動駕駛的大模型。不過處於國土安全問題,中國不允許特斯拉將車輛蒐集的數據傳到美國。如果數據本土化訓練的話,位於上海超級工廠的計算中心,算力肯定不如特斯拉部署在美國的超算集羣。

當然,想把FSD帶入中國市場的想法一直沒有斷線,對此,在特斯拉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稱:“我們找到互聯網上的中國道路視頻進行訓練,然後放進模擬器中。”

但不可忽視的是,在中國道路行駛,絕不能看“菜譜”訓練,因爲,實際表現比看到的更難。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公交線路近8萬條,長度超170萬公里,全國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13條、運營里程超1萬公里。當然,這裡還存在要規避早晚高峰通行的公交車道、時刻出現的電動車、三輪車以及闖紅燈的行人,當然還有中國比較特有的標誌標線等等。

而這些,遠不如實際體驗中訓練大模型來的更爲直接。根據比亞迪提供的信息: 累計超440萬智駕車輛,每天新增1000萬公里路測數據。如此這般的“數據霸權”和 特斯拉的“隔空訓練”的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

龐大的數據體系支撐的類人智駕表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看用戶所得到的是不是高價值的產品。

從價格體現來看,就算是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3 後驅版,23.55萬的價格加上6.4萬的選裝,整車價格也上到30萬的水平。而從國內市場來看,當下流行的“華爲系”、“小鵬系”的產品,高階智駕已經在中高配車型中實現了標配,目前購車直接享受限時權益,而像阿維塔、小米SU7等車型,高階智駕已經是標準配置了,而深藍L07所配備的ADS SE,也能擁有高速NCA領航輔助和前向橫穿AEB等功能,而價格在17萬級,更不用提比亞迪發起的“全民智駕”,讓7萬級的產品也擁有智駕功能。

但是對特斯拉而言,這次FSD落地國內的試水,其實也並非是全系車型的利好,它只是針對搭載HW4.0輔助駕駛硬件的車型,也就是2024年2月之後的Model Y/3,以及新款ModelS/X。而老車主即便付費也無法升級。部分用戶抱怨“購車6年未用上FSD,如今硬件不兼容仍被排除在外”。

面對特斯拉FSD入華,國內車企大佬表示“有信心”!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宣佈,2025年年中將推出V6全新大版,即準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全面超越特斯拉FSD V13。

而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也曾提及,“特斯拉的車輛數量多,數據多,FSD 做得不錯。我們去美國、加拿大等也做測試對比,我們的體驗略優一些。他們沒用激光雷達,我們用了,彌補了感知能力,在中國我們比他們略優一些。”

儘管特斯拉向國內市場拋來了FSD,但如今的中國市場不比以往。2025年,已經進入了中國車市智駕元年,比亞迪已經將高階智駕放到7萬級的車型上,而華爲也在不斷擴充自己的朋友圈,無論是已經落地的四界,還是未來的尚界,以及以華爲智駕方案賦能的阿維塔、嵐圖、長安深藍等等,無外乎就是智駕全面落地,量大還管飽。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NOA累計標配量達175萬套,其中高速NOA和城市NOA分別爲145.8萬套和29.4萬套,對應滲透率分別爲7.2%和1.5%,相較於2023年提升明顯。並且,中國車企在功能設計上更貼近用戶需求。例如,小鵬XNGP優化了加塞識別與窄路通行能力,華爲ADS 2.0支持跨層停車場導航,而特斯拉FSD尚未針對此類高頻場景深度適配。

所以,在資本市場上,特斯拉FSD入華的消息並未得到積極迴應,2月25日,特斯拉股價跌幅超8%,收盤價報302.8美元,市值一夜蒸發8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469億元),總市值也跌破了1萬億美元的關口。

這背後反映出市場對特斯拉FSD在中國市場前景的擔憂。一方面,市場擔心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後,將面臨來自國內衆多新勢力車企的激烈競爭,難以達到預期的市場份額和收益目標;另一方面,國內新勢力車企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快速崛起,讓投資者對特斯拉未來的發展前景產生了疑慮。

當然,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量下滑也和股價下滑有一定的聯動關係。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發布的2025年1月份歐洲汽車市場的數據,數據顯示特斯拉在歐洲整體的銷量僅有9945輛,較去年同期暴跌45%,儘管特斯拉銷量滑坡,但1月份,歐洲電動車整體銷量卻同比增長了37.4%。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對目前的市場擔心大幅下降,原來用的算力相當大,現在有了DeepSeek之後,這種風險降低了,國內自動駕駛目前仍然處於主導地位,按照現在國際局勢,FSD進入中國也會要進入各種各樣的端口。而且,特斯拉FSD入華“不足以撼動中國品牌優勢”。另外,還有兩點原因:一個是用戶基數差距:比亞迪年銷量400萬輛,智駕免費策略推動全民普及,特斯拉難以匹敵;第二,生態協同:是華爲、小鵬等構建“智駕+保險+服務”閉環,特斯拉單一功能難成護城河。

特斯拉FSD的入華雖然給國內智能駕駛市場帶來了新的衝擊,但要說 “狼來了”,還爲時尚早。在價格、技術適應性、市場競爭等多重因素的制約下,特斯拉FSD想要在中國市場掀起巨大波瀾,面臨着諸多困難和挑戰。

國內新勢力車企在智能駕駛領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實力和市場份額,並且對本土市場和消費者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漸成熟,中國智能駕駛市場將呈現出更加多元化和競爭激烈的格局,特斯拉FSD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參與者,而非主導者,中國智駕市場的話語權,早已轉向本土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