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入華,狼來了or紙老虎?
2月26日,特斯拉官方宣佈,首批煥新Model Y開始交付,並將該車亮相時的態度再次強調一遍:儘管對比!
此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特斯拉敢在中國市場如此“囂張”,原來是有所依仗。此前一天,他們爲已花費6.4萬元選裝FSD的特斯拉車主推送了2024.45.32.12版本軟件,並悄悄將官方的FSD定義從“FSD完全自動駕駛”改爲“FSD 自動輔助駕駛”。
雖然美國版本的FSD功能並未全部在中國市場落地,但它的出現依然對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帶來了巨大反響。畢竟,喊了一年的“FSD入華”,現在終於成真了。
那麼,特斯拉中國版FSD的表現究竟如何?能趕得上中國智駕第一梯隊的車企嗎?是否會對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帶來新的衝擊?
#01
駕照12分
不夠FSD扣?
當FSD入華消息傳出後,汽車圈立即陷入"一車難求"的狂熱。由於有FSD功能的特斯拉車少,但是市場需求大,反而爲相關車主們帶來了一筆意外之財。
據悉,一臺擁有FSD功能的Model 3價格甚至可以達到4000-5000元/天,是此前一臺普通Model 3的日租價格的數倍。看到這一租車盛況,有業內人士甚至對筆者調侃稱,要是人脈廣一些,這幾天光租車都能把購買FSD的6.4萬元給賺回來。
雖然想要體驗的人很多,但FSD在中國道路上的表現卻讓不少人失望。“12分都不夠FSD扣的。”一位特斯拉車主在2月25日發佈的視頻中如此感慨。
作爲首批被推送特斯拉FSD功能的車主之一,他在開啓相關功能的幾小時裡,車輛多次出現闖紅燈、壓實線、違規左轉等交通違法行爲。
不只是這位車主,在汽車之家針對特斯拉FSD在北京夜間的三小時測試中,也出現了17次接管,還有違章和走錯路的情況。
參與特斯拉FSD測試的汽車之家同事對車市物語表示,因爲本次測試中觸發接管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不認識路,比如走錯車道、無視機動車道,不理解右轉/掉頭紅綠燈的規則。
但他也對特斯拉FSD的智駕能力表示認可。在他看來,特斯拉FSD觸發接管,主要是數據量不夠導致。而大多數情況下,特斯拉FSD都表現得非常好,對物體的識別範圍、距離、精準度,對場景的理解、響應速度,讓人彷彿能感覺到車輛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三小時測試中FSD沒有出現任何危險接管。雖然它也有一些瑕疵,比如智駕無法分辨自己處於地面上還是在地下車庫中;泊車的交互體驗以及功能實現效果都與小鵬、華爲有一定差距。但讓人驚喜的是,FSD在複雜場景中的博弈處理非常細膩。
關於特斯拉FSD突然入華,易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陳禹行在和汽車之家交流中稱,“估計還是跟特斯拉銷量進入瓶頸期有關。2024年,特斯拉共交付178.9萬輛新車,同比下降1.1%,這是特斯拉新車銷售十年來首次下跌。而在關鍵的中國市場,Model 3/Y兩款走量車型已經出現銷售疲軟的態勢,而國內車企的智駕水平突飛猛進,銷量不斷躍提升,特斯拉亟需FSD功能來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陳禹行看來,這次FSD入華有一點倉促的意味。因爲特斯拉FSD基礎功能做得很好,但是在中國的本土化不足。儘管具有很高的話題性,但匆忙推出一個尚未成熟的版本可能會影響特斯拉的聲譽和市場信心。
#02
“戴着鐐銬跳舞”
目前的FSD或許讓國內車企不足爲懼,主要是因爲它“戴着鐐銬跳舞”。中國版 FSD 的功能會比特斯拉美國此前推廣的 V13 版更初級、更簡單,因爲它不是依靠海量中國的道路數據訓練而來。
實際上,特斯拉FSD入華之路並不平坦。馬斯克在1月還稱,“特斯拉在中國部署FSD仍有困難。中國目前不允許特斯拉將視頻數據傳輸到中國境外,而美國又不讓特斯拉在中國進行測試和訓練。”
這意味着儘管中國擁有豐富的本地化場景數據,特斯拉的算力卻只能在海外部署。爲了加快FSD的落地,馬斯克目前只能採用一種“閹割版”的方式,利用中國街道的公開視頻數據,結合模擬器進行訓練,希望慢慢將之迭代成“滿血版”。
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2月初,特斯拉調派了部分美國自動駕駛工程師到中國,進行成熟版本FSD的本地化部署和算法優化。這種做法使得FSD在不將數據出口的前提下,能夠提升在中國的性能。
不過,FSD仍然還需大量中國的本地化數據適應中國交通,本地化部署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國路況與美國路況差異較大,FSD入華也將面臨挑戰。”元戎啓行CEO周光告訴車市物語,“靜態場景裡面,高架橋、隧道、專用車道等中國特色元素,需要專門的適配,以及中國的交通密度很大,在中國推廣智能駕駛的難點不是在導航這類靜態場景,而是在有很多人、非機動車與汽車博弈的場景、cut in場景,國外的智能駕駛企業需要針對這些‘中國場景’優化系統,而這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此外,特斯拉在國內訓練FSD還面臨算力的瓶頸。特斯拉在海外建了Cortex超級計算集羣用於訓練FSD,擁有約10萬顆英偉達H100和H200芯片,是算力規模最大的車企,但這不能用於國內數據訓練。
有消息稱,特斯拉或在中國租賃或建算力中心訓練FSD。但即使投入鉅額資金,特斯拉短期內也難以匹配海外集羣的規模,這個訓練中心的算力能否滿足中國龐大的數據訓練需求,仍是未知,FSD迭代速度或將受制約。
在安全性方面,特斯拉的視覺方案能否適用於中國市場仍有不少爭議。
理想汽車CEO李想曾指出,馬斯克因缺乏對中國路況的實際體驗,低估了激光雷達的價值。國內自動駕駛從業者也普遍認爲,激光雷達能構建類似"安全氣囊"的冗餘防線,尤其在L3級以上高階自動駕駛中不可或缺。
“至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認爲這個結論並沒有變化。”小馬智行副總裁、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張寧對車市物語稱,“今天激光雷達依舊能夠作爲一種主動的光源,在很多條件底下提供純視覺方案所無法提供的安全兜底。”
實際上,在高階輔助駕駛領域(L2+),包括華爲、蔚小理等玩家都採用了高配使用激光雷達的做法。“這也感謝L2+領域這麼卷,使得整個激光雷達的出貨量變大了以後,整個成本在走低,這也是製造業的規律。”張寧表示。
如果FSD能在不久的將來適應中國複雜的城市道路交通狀況,也可能爲激光雷達之爭提供階段性答案。
#03
本土車企的
“反圍剿戰”
特斯拉FSD一直被視爲自動駕駛領域的標杆,此次在中國落地,勢必引發智能駕駛比拼。
此前,華爲、小鵬汽車等中國智能駕駛主流企業都已表態歡迎特斯拉FSD入華。李想日前稱,“聽說現在很多媒體、KOL在做特斯拉FSD測試,我們歡迎大家拿理想汽車在全國任何地方和FSD一起對比。”他稱,理想最新的 AD 訓練模型將在明天全量推送,“理想 AD Max V13 對特斯拉 FSD V13,我有信心!”
國內自動駕駛公司大多也期待特斯拉FSD 入華。“FSD入華會觸發鮎魚效應,推動車企加強在前沿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佈局,讓市場更擁抱智能駕駛系統,尤其是高階智駕。對於元戎啓行而言是利好。”周光表示。
從各種測試來看,目前FSD對中國道路交規和複雜路況的理解仍有不足,而國產智駕系統在適應國內交通法規和駕駛員習慣上表現更佳,效率更高,接管次數也更少。
接下來考驗的是FSD能否在中國做到如北美一樣的絲滑體驗。據特斯拉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國內FSD仍處於適應階段,一旦度過這一階段,其技術優勢或將徹底釋放,而非國內報道的那麼弱。”
至於對於多久能過了適應階段,業內人給出的口徑不一,有人認爲一個季度到兩個季度,保守派則認爲需要1-2年之久。
在此之前,特斯拉FSD商業模式需要重新摸索。如果對比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配備高階輔助駕駛技術的車型,特斯拉銷售主力車型Model Y的售價相對偏低,但FSD的買斷價遠超競品價格。
對比之下,理想汽車智駕免費開放,華爲ADS高階包月費已降至199元,比亞迪更是掀起“全民智駕”,將高階智駕下探至7萬元級車型。何小鵬近日也髮圈稱,“高階智駕如果想要在全球市場推廣落地,就必須做到‘基礎硬件標配、軟件免費、高頻OTA成長。”
這也讓網友戲稱,6.4萬元的特斯拉FSD好比智駕界的 “ChatGPT”,國產智駕則是免費又好用的 “DeepSeek”。特斯拉的高溢價策略在中國市場未必能走通,中國"智駕平權"正在重構行業規則。特斯拉或不得不重新考慮其定價模式。
“國內用戶對軟件付費習慣尚未完全成熟,高價訂閱很可能抑制滲透率,導致技術投入回報週期拉長。若免費陣營的智駕體驗快速接近甚至超越收費的功能,收費模式的合理性將面臨挑戰。”陳禹行告訴車市物語。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近日坦言,之前他對特斯拉FSD進入中國市場感到擔憂,認爲這可能會顛覆中國的自動駕駛市場。然而,隨着DeepSeek的出現,他對這種擔憂大幅降低。DeepSeek的創新將帶來技術平權,消除壟斷,使得競爭重新回到應用主導的場景。
FSD的中國首秀既是警示錄,也是啓示錄。對於中國車企而言,與其視FSD爲"狼來了",不如將其作爲磨刀石。當特斯拉開始認真對待中國市場的特殊性,這場智能駕駛的終極較量才真正進入精彩章節。畢竟在智能出行這場馬拉松中,暫時的領先從來不是終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