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巢危機/巨嘴鴉寶寶遭擄 掏巢者光明正大上網賣
國內尚無合法的巨嘴鴉繁殖業者,但不少管道仍有販賣巨嘴鴉的狀況。示意圖,非販售個體。圖/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提供
日本知名動漫中,鬼殺隊成員透過「鎹鴉」傳遞訊息,人鳥互動密切,帶起烏鴉飼養巢。有獵人瞄準商機,從野生巢穴中掏走巨嘴鴉幼雛,羽翼未豐的萌鳥討喜,成鳥毛色烏黑溫馴,黑市每隻售價上萬元。這羣掏巢獵人遊走法律邊緣,掠奪野生動物牟利。
生態專家表示,從早期的綠繡眼、八色鳥,到「漢堡神偷」黑翅鳶等,都曾是掏巢獵物,連大赤鼯鼠、白面鼯鼠都深受其害;掏巢行爲難以認定,對象多爲一般類野生動物,罰則較保育類輕,也幾乎難以開罰。
巨嘴鴉是臺灣常見留鳥,也是臺灣體型最大的鴉科鳥類,分佈在平地到海拔二千公尺闊葉林,全身烏黑但有藍紫色光澤。每年三至六月是繁殖季,在高樹隱密以枯枝、苔蘚、泥土築巢,每次產下三至五顆卵,孵化後卻成爲獵人覬覦的目標。
「南南東,巨嘴烏鴉,準備好加入鬼殺隊了嗎?」在飼養禽鳥的網路社團上,有人張貼出保溫袋中墊着樹葉,上有四、五隻巨嘴鴉幼雛的照片,灰色短羽肉色嘴喙,吸引人關注。
關注生態議題的「生態大腸花論壇」截圖發文提醒,「都是掏巢來的,請勿飼養與購買」。彰化縣野鳥學會總幹事李益鑫說,巨嘴鴉生活在中高海拔山區,在平地出現並不合理,一大羣幼雛聚集起來,很明顯就是違法取得的。
野鳥學會理事李璟泓說,容易信賴人的鳥類常被馴化成寵物,「有需求就會被掏」,像巨嘴鴉很聰明,容易依賴人,巨嘴鴉鳥巢與雛鳥近二、三年經常被掏捕。
遭掏巢掠奪的野生動物不少,早年的綠繡眼、冠羽畫眉、八色鳥等,都是受害者。十多年前黑翅鳶從對岸擴散到西部沿海,黑色過眼帶彷彿「漢堡神偷」,鳥巢也常被掏空,剛孵化的雛鳥消失,留下滿地碎鳥蛋殼。
長相可愛、性情溫馴或學習力強的野生動物,也常被盜獵,例如早期因過度捕獵被列入保育類的白鼻心,模樣呆萌、會「飛」的原生種大赤鼯鼠、白面鼯鼠,近年則成爲獵人的新寵兒。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近期收到三隻大赤鼯鼠,經檢視拾獲資料及觀察糞便,獸醫師推測遭棄養。生多所動物組長張仕緯說,飛鼠無合法繁殖場,市面上的大赤鼯鼠、白面鼯鼠,懷疑都獵人去巢穴抓的。
掏巢獵人遊走法律邊緣,掠奪野生動物牟利。記者黃仲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