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鴞幼兒園」迎第3屆畢業生 3只瀕危草鴞寶寶成功離巢

研究人員爲畜試所草鴞寶寶繫上衛星發報器,瞭解離巢後活動情形。(嘉義分署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3月4日野放的草鴞自在翱翔天際,研究人員在牠們腳上戴上紅色腳環便於日後辨識身分。(嘉義分署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草鴞是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臺約僅剩500只,連續3年都有草鴞到新化畜試所草原築巢育雛,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透過監測,觀察當地草鴞寶寶已於3月中旬成功離巢,這也是畜試所「草鴞幼兒園」第3屆畢業生。

好消息除了喜迎一批「幼兒園畢業生」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也提到,3月4日將去年搶救4只草鴞幼鳥於臺南野放後,研究團隊回報4只幼鳥皆正常活動。嘉義分署表示,不論是離巢的草鴞寶寶或是野放的草鴞,未來仍會持續密切追蹤,期待牠們健康長大。

嘉義分署表示,依據衛星發報器回傳點位顯示,目前野放4只草鴞幼鳥都還在野放位置周邊活動,顯示已適應當地環境,且具備自主獵食能力,看到草鴞寶寶活動正常喜訊令人振奮,當初救起時不到拳頭大小,歷經13周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的照養與訓練,如今已可獨立在野外翱翔,令人感動。

尤其,負責草鴞研究與追蹤的國立嘉義大學蔡若詩老師團隊功不可沒,該團隊執行林業保育署補助的草鴞全島衛星追蹤計劃,及嘉義分署委託曾文溪、鹽水溪草鴞族羣監測計劃,並在邱和成基金會ESG計劃經費挹注下,將研究範圍擴及到八掌溪,該團隊基於對整體棲地的瞭解找出最適合野放草鴞的棲地,並肩負後續持續追蹤野放幼鳥的任務。

嘉義分署也表示,畜試所成爲草鴞繁殖成功的基地,要歸功所方從上到下的積極協助以及臺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曾翌碩總幹事2021年起監測研究。當初因收割牧草意外暴露草鴞巢區,緊急嘗試以圍網保護,確保草鴞繁殖不受地面動物影響的策略,未來也會持續透過國土生態綠網計劃跨單位協力,以畜試所爲核心,在臺南東南側丘陵地區保護草鴞重要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