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巢危機/發現野生動物幼體落單 先別急著介入
不肖獵人掏巢帶走雛鳥或幼獸,常宣稱在野外撿到的。若碰上落單的野生動物幼體,該怎麼辦?專家表示,不要急着想救,先確認是否真的需要救援,有的動物爸媽在附近看望,或者會定期回巢穴,任意動手反而像綁架,建議找專業單位評估。
四到八月是鳥類繁殖季,在野外或都會區綠地常有幼雛落單,不少人發現後愛心爆棚,將幼鳥帶離現場或餵食飼料,反而害得鳥兒骨肉分離。北市動保處曾獲報,有臺灣藍鵲幼鳥掉落人行道,救援人員到場時,發現親鳥在樹枝上觀察,幸好幼鳥沒被帶走。
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大鐵杉附近,去年初有落單的小山羌頻頻鳴叫,身上還有斑點,仍在哺乳期,彷彿走失落單,大批遊客包圍拍照,玉管處發現時離勸遊客,讓小山羌留在原地等候母山羌,隔天卻凍死;推測是幼羌留有人類氣味,導致母山羌不敢靠近。
農業部生多所動物組長張仕緯提醒,民衆看到野生動物幼獸落單不要圍觀,或急着想救牠,若把毋須救援的野生動物帶走,未來恐難以返回野外;當遇到幼獸、幼雛落單或動物受傷,建議打電話給當地農業局處或野生動物急救單位,描述狀況,由專業人員判斷後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