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縣紀委監委:靶向監督“兜底線” 民生保障“有溫度”“
大象新聞記者 於豔彬 通訊員 程小衛 孟憲敏
你看這公示欄上,誰家領低保、困難在哪兒、每月能領多少,寫得明明白白,咱心裡頭透亮得很。”湯陰縣瓦崗鎮龍虎村的老人們坐在村委會門口的石凳上嘮着嗑。這種 “亮清單”式的公開,既搭起了幹羣互信的連心橋,又爲低保政策的落地生根裝上了“安全閥”,實現了政策透明、羣衆明白、社會放心。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今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建立“紀委牽頭、民政主責、部門協同、鎮村落實”的監督工作機制,將社會救助工作列爲重點監督內容,緊盯社會救助資格認定、材料審批、資金髮放等關鍵環節開展“全鏈條”監督,確保羣衆申請便捷、政府救助精準、部門協同高效,全力織密民生兜底“監督網”。
爲破解救助對象識別不精準難題,該縣紀委監委打出監督“組合拳”,線上督促民政部門打通與公安、人社、醫保等部門的數據壁壘,通過信息比對、梳理篩查、平臺監管 “三個一批”機制,實時捕捉預警信息並分類處置;線下推動構建“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基層監督網絡,詳細覈查困難羣衆家庭經濟狀況,對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羣體建立“一對一”幫扶監督臺賬。此外,督促民政部門變“坐等申請”爲“主動敲門”,指導網格員、包聯幹部開展政策宣講20餘場,發放宣傳頁1萬餘張,確保救助政策精準觸達每一戶困難家庭。
“我們充分發揮‘貼身監督’優勢,通過列席會議、集中督導、駐點監督等方式,對救助政策落實、對象認定、資金管理等開展常態化監督。”該縣紀委監委相關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已開展社會救助專項督查4次,推動整改問題12個。
社會救助涉及社會公平,社會關注度較高。針對羣衆反映強烈的“人情保”“關係保”問題,該縣紀委監委深挖徹查,一方面督促各村通過村務公示欄、民聲監督微信羣、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等渠道,全面“晾曬”低保、特困等救助信息;另一方面緊盯12345熱線舉報平臺,建立“羣衆訴求—快速響應—跟蹤督辦—反饋評價”閉環機制。截至目前,查處社會救助領域違規違紀問題3起,處理5人。
“救助資金是困難羣衆的‘保命錢’,一分一釐都不能亂花。”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強化與民政、審計等部門的聯動協作,加大對違規享受低保待遇、優親厚友等問題的查處力度,以精準監督護航社會救助,用監督保障“兜底”,讓羣衆幸福“有底”。
編審:孫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