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縣紀委監委:監督賦能特色農旅 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大象新聞記者 於豔彬 通訊員 程小衛 孟憲敏
近日,湯陰韓莊鎮千畝油菜花田在春風中翻涌着金色波浪,梨花、桃花錯落點綴,吸引衆多遊客前來觀光遊覽。在這片蓬勃發展的“花經濟”背後,湯陰縣紀委監委充分發揮“監督的再監督”職能,聚焦文旅融合關鍵節點,爲鄉村振興的“花期”全程護航。
在康窪村,已成功舉辦三屆的油菜花節雖人氣高漲,但也暴露出文旅配套服務的短板。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在走訪中瞭解到,停車位不足、農家樂衛生不達標等問題,限制了“花經濟”進一步發展。爲此,縣紀委監委迅速建立“室組地”聯合監督機制,圍繞遊客“吃住行遊購娛”全流程,深入油菜花田、石刻印記館、農家樂等場所,重點檢查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秩序規範和服務質量提升情況。針對遊客反映的停車難和農產品定價不透明等問題,督查組當場責令職能部門整改。截至目前,康窪村、部落村等油菜花田周邊已新增3處停車場,20餘家農家樂經營戶得到規範,實現了“賞花經濟”從單純吸引遊客到提供精細化服務的轉變。
如何讓“一季花”變爲“四季景”,實現農旅產業可持續發展?湯陰縣紀委監委緊盯產業規劃落實情況,對韓莊鎮“春觀油菜秋賞菊,夏看荷花冬採摘”的農旅融合發展路徑開展專項監督。在南張賈村濱河科普園,督導組發現野菊花種植項目存在技術指導不足、銷售渠道單一等問題,當即協調縣農業農村局專業人員駐點幫扶,並推動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2023年以來,韓莊鎮流轉土地1000餘畝種植油菜,5000餘畝野菊花的種植帶動了100餘家土特產品店、民宿和農家樂的發展,第三產業產值突破9000萬元。同時,縣紀委監委對依嶺農業荷花苑等網紅打卡地開展“回頭看”監督,推動完善配套設施,規範經營管理,確保“花期經濟”持續增收。
湯陰縣紀委監委還將廉潔文化融入農旅融合發展之中。在部落村織布作坊、依嶺農業荷花苑等文旅景點融入廉潔元素,打造“廉旅融合”示範線路。對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農耕研學體驗等項目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建立旅遊項目資金監管臺賬,嚴肅查處虛列開支、違規招標等問題。截至目前,共開展監督檢查12次,推動整改問題25個,成功助力建成部落村商務餐廳、興隆農家院等精品民宿,讓“花經濟”在陽光下健康綻放。
湯陰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旅產業關乎民生福祉,監督護航必須貫穿始終。”未來,湯陰縣紀委監委將持續深化“監督+服務”模式,圍繞“賞花+研學”“賞花+紅色遊”等新興業態,緊盯項目落地、資金使用、服務提升等關鍵環節,以精準監督推動“花資源”轉化爲“經濟源”,助力鄉村振興一路繁花。
編審:孫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