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房市成交量暴跌84.5% 公會理事長喊話「鬆綁政策」
「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21日完成第17屆理監事改選,原任理事長林正雄(左)正式交棒,由謝麟兒(右)接任理事長。(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提供)
會員公司777家、會員代表2361人的「臺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21日完成第17屆理監事改選,原任理事長林正雄正式交棒,由根園建設董事長謝麟兒接任理事長。謝麟兒表示,面對政策緊縮、成交量大幅萎縮,公會將以「沉穩蓄力、創新轉機」爲會務推動主軸,協助產業穩健轉型。
自去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急凍。以臺中爲例,房市成交量(不含店面)從去年7月高峰2773筆驟降至今年6月僅430件,縮減幅度高達84.5%。根據公會統計,今年前7月全市累計推案金額2903.7億元,較去年同期3334億元減少12.9%;推案戶數亦從1萬4241戶降至1萬2904戶,衰退約9%,市場呈現「量縮價穩」格局。
謝麟兒指出,房市目前面臨建商資金斷鏈與建案銷售停滯的雙重壓力,各地陸續傳出建商倒閉、購屋人借貸無門及違約等糾紛。若政策持續高壓管控卻遲未鬆綁,不僅恐引發中小型建商連鎖倒閉,更可能衝擊金融體系穩定。
謝麟兒提出三大建言:第一,政策鬆綁與消費者保障並行。 他建議2024年9月19日前簽約的預售屋不溯及既往,排除於第七波信用管制;並檢討高價住宅門檻,將臺中認定標準由4000萬元提高至5000萬元以上,同時導入財力審覈機制,保障具實際還款能力的購屋族。
第二,放寬土地開發時程。現行土地取得後18個月內開工的規定,在市場轉折與行政流程壓力下,對建商形成負擔,他建議將時限延長至24至30個月,並視區域與建案規模彈性調整,避免不必要的資金壓迫。
第三,健全市場機制與糾紛處理。公會將推動預售契約範本與消費者風險告知書、建立內部調解平臺,加強貸款限制宣導,協助業者及早應變,減少買賣糾紛。
謝麟兒強調,房市仍有剛需與換屋需求,若政策適時調整,市場有望恢復活力。他表示,公會將持續扮演溝通與協調角色,爲會員爭取合理政策,也保障消費者權益,共同迎接房市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