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艘跨島嶼、跨文化航海之舟11月下水 即日起推命名活動

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打造1艘融合阿美族、雅美(達悟)族與關島查莫洛族造船技藝的「跨島嶼南島船」,將於11月15日下水在啓航前,主辦單位從即日起至10月底,邀請全民一起發揮創意,成爲這艘南島之舟的命名人。圖/下載自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

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打造1艘融合阿美族、雅美(達悟)族與關島查莫洛族造船技藝的「跨島嶼南島船」,即將於11月15日舉辦下水儀式,啓航前,主辦單位從即日起至10月底推出跨島嶼南島船命名活動,邀大家發揮創意,成爲這艘南島之舟的命名人。

縣府表示,跨島嶼南島船造船培訓課程於7月4日啓動,吸引來國內外學員共同參與,開訓典禮中,來自關島的查莫洛族造船師Ronald Acfalle分享動人信念,表示「臺灣是南島族羣的母親島」,他遠從關島來臺,想與族親一同打造一艘無動力帆船,象徵回到起源之地。

此次造船融合多族羣智慧,包括阿美族fudafudakan船團團長Cinaw劉裕義帶領學員上山採集刺竹、麻竹與黃藤等材料,透過削薄、清洗與編綁,打造出堅固穩定的結構;雅美(達悟)族以木釘取代鐵釘的tatala拼板舟工法,讓船體在遇水時更加緊密牢固;查莫洛族則結合龍眼木與麪包樹的異材共構,打造兼具穩定與遠航能力的船體。

隨着造船進入完工階段,縣府與部落大學同步啓動跨島嶼南島船命名活動,邀大家參與,爲這艘船取一個能代表海洋精神與文化連結的名字,鼓勵參與者從海洋、航行、連結或南島精神等主題出發,即日起自10月30日下午5時止,投稿自己心目中最具意涵的名稱與命名理念。

縣府表示,活動將評選出「最佳命名獎」1名與「入選獎」10名,其中,最佳命名者的作品將成爲正式船名,並獲得象徵性登船體驗券與都蘭部落沈順蘭女士手作阿美族情人袋/檳榔袋乙只;入選者則可獲得「臺東藍茄芷袋」乙只。活動詳情與投稿方式請見「臺東縣原住民族部落大學」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

南島之舟下水儀式11月15日上午10時在杉原灣海洋學習基地舉行,包含船名揭牌、耆老祈福與登船儀式等內容,象徵臺灣首艘跨島嶼、跨文化航海之舟正式啓航。未來,這艘船將展示於杉原灣,並計劃沿海岸線航行,成爲2026臺東博覽會的衛星部落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