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第10艘600噸級巡防艦蘇澳艦交付 蘭嶼艦同步命名下水

海巡署委託中信造船打造的第10艘600噸級巡防艦CG612「蘇澳艦」2日舉行交船典禮,正式加入海巡服役。(丁治綱攝)

海巡署委託中信造船打造的12艘600噸級安平級巡防救難艦,2日在高雄舉行第10艘600噸級巡防艦CG612「蘇澳艦」交船與第11艘CG613「蘭嶼艦」命名下水聯合典禮;典禮上,中信造船表示目前所有承造艦艇進度都超前,將提早交付海巡使用,但希望未來標案能考慮物價波動,提高造價;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則再次感謝立院通過特別預算,讓海委會免於賒帳窘境,並強調賴清德總統承諾發展國防與產業經濟並重,一定要讓造船業者有利潤。

海巡署艦隊分署2日在高市中信造船廠,舉行「600噸級巡防艦第10艘CG612蘇澳艦交船暨第11艘CG613命名下水聯合典禮」,中信造船董事長韓碧祥說,目前中信承造的大小艦艇均進度超前,將提早完成合約。他也提到,自建造第一代500噸級艦艇,近十年物價與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但中信並沒有漲價,期盼政府能在後續採購計劃中,讓國內造船業有獲利空間,確保產業能持續發展。

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致詞時特別提到,感謝立法院通過特別預算,讓海巡「不用賒帳」有充足經費支付船款,避免過去工程經費不足、必須延宕或墊付的窘境。對於船廠的訴求,她轉述總統賴清德指示,國防自主發展必須兼顧臺灣造船產業生計,「不能讓業者賠錢造船」,這是國家戰略與產業政策並重的原則,一定會讓業者能獲利。

管碧玲也稱讚,600噸級巡防艦兼具高航速與耐浪性能,並具備救難、查緝走私及平戰轉換功能,本年度已完成驅離越界船隻達158艘次、扣留小舟12艘,並多次執行遠洋救助與查緝走私等任務,且在漢光演習中淡水艦完成艦載飛彈精準射擊,射擊成績全數命中達成滿靶。

本批12艘600噸級巡防艦自2019年起造,首艘安平艦2020年交船,至今已完成交付10艘,第11艘最新下水的CG613命名爲「蘭嶼艦」,海巡署特別邀請原民立委伍麗華主持「擲瓶禮」,第12艘目前船體已完成,兩艘船艦將於2026年前交付,屆時艦隊戰力將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