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若捲入關稅戰 美晶片恐漲價59% 衝擊全球供應鏈
川普總統將對臺灣晶片加關稅,引發討論。(美聯社)
產業趨勢媒體Verdict 3日報導,川普總統若對臺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恐嚴重衝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進一步致使仰賴臺灣晶片製造的企業成本上升,美國晶片價格可能上漲59%。
華府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負責全球創新政策的副總裁埃澤爾1月28日在基金會網站發文寫道,川普的想法是,如果將臺灣半導體關稅提高到100%,臺灣半導體廠將轉移至美國避稅。
中央社引述Verdict報導指出,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美國半導體產業依賴程度的研究,美國進口的邏輯晶片44.2%來自臺灣、記憶體晶片則有24.4%來自臺灣,臺灣半導體制造遭受任何形式衝擊,恐導致美國晶片價格上漲高達59%。
全球數據旗下趨勢平臺首席分析師德哈希爾說,如果川普對臺灣晶片徵收100%關稅,本質上如同針對臺積電徵收關稅,這勢必對美國消費者不利。
德哈希爾表示,蘋果公司高度依賴臺積電,約貢獻臺積電25%營收;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Nvidia則是臺積電第二大客戶,貢獻臺積電11%營收。蘋果執行長庫克與川普關係密切,因此可能有一些幕後談判空間。
報導說,蘋果、博通、高通、英特爾和Nvidia等企業,約佔全球專注設計的無廠半導體公司65%。若美國對臺灣晶片提高關稅,將大幅增加企業成本,可能促使依賴臺灣半導體的美國公司將業務遷往海外。此外,川普對臺關稅計劃,可能讓臺灣企業將業務轉移至馬來西亞或越南等地來避免關稅。
報導提到自2020年以來,臺積電已宣佈在亞利桑納州投資650億美元興建三座半導體晶圓廠,爲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計劃。無論最終美國對臺灣晶片徵收關稅結果如何,若過去30年的自由貿易模式走向終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都受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