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阻陸購入光刻機 加劇中荷關係惡化與全球晶片供應鏈緊張

美國對中科技禁運政策限制荷蘭出口尖端EUV光刻機(圖)到中國,加劇了中荷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將讓未來全球晶片供應鏈失衡的狀況更加嚴重。(圖/路透)

中國政府持續向荷蘭施壓要求解除最先進光刻機禁運,但荷蘭受限於美國對中國尖端技術管制而無法同意。美媒指出,這項禁運政策加劇了中荷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擴大管制流向中國的尖端技術產品,將讓未來全球晶片供應鏈失衡的狀況更加嚴重。

《華爾街日報》指出,在荷蘭玉米田旁製造的極紫外光刻機是製造的微處理器至關重要的系統,美國政府正在盡力確保他們不會進入中國。但北京政府也持續向荷蘭政府施壓,允許中國公司購買艾斯摩爾控股公司(ASML)所製造的先進設備,此項交易加劇荷蘭與中國的緊張關。

報導說,包括英特爾、三星電子和臺積電等公司都使用這種獨一無二、重達180 噸的大型機器,它們是製造蘋果、三星等尖端智慧手機以及5G設備、人工智慧電腦的關鍵組件。中國希望爲華爲等大陸晶片製造商能獲得這部價值高達1.5億美元的機器,以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但艾斯摩爾一直未能出貨,原因是荷蘭在美國的壓力下扣下對中國的出口許可證。

美國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出於國家安全考量要求荷蘭政府限制銷售該機器,艾斯摩爾的首席執行官溫尼克(Peter Wennink)曾表示,出口限制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當禁運對於有針對性的國家安全問題時,它是有效的工具。在中期或短期運用太多的出口管制會影響全球晶片製造能力,加劇供應鏈問題。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員經常追問荷蘭爲什麼不授予艾斯摩爾將機器運往中國的許可證,中國前駐荷蘭大使甚至揚言,荷蘭的做法可能導致雙方貿易關係受損。

報導指出,拜登就職後不到一個月,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就與荷蘭積極接觸,要求繼續限制阿斯麥與中國的業務往來。美方表示,限制這項從川普政府時期就開始推動的政策,是沙利文的首要任務。川普時期的副國家安全顧問庫珀曼 (Charles Kupperman) 在2019年對來訪的荷蘭官員表示,荷蘭做爲美國盟友,不應向中國出售此類設備。而如果沒有美國元件,艾斯摩爾的機器將無法運作,白宮有權限制這些元件向荷蘭出口。

知情人士說,拜登總統還試圖聯合西方國家盟友,協力管制對中出口,受影響的除了影響艾斯摩爾之外,還會進一步擾亂全球已然處於緊張狀態的半導體供應鏈。

分析人士說爲,缺乏艾斯摩爾的先進設備,中國晶片製造商將無法制造尖端技術晶片,而中國自產的設備估計至少要10年的時間才能趕上艾斯摩爾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