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模式進展 TSIA將持續建言
TSIA理事長暨臺積電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表示,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在地化趨勢,臺灣唯有「做強做大」才能掌握更多話語權。圖/張珈睿
2025年TSIA年會理事長侯永清談話六大重點
臺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23日舉行2025年度年會。理事長暨臺積電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表示,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在地化趨勢,臺灣唯有「做強做大」才能掌握更多話語權。針對我方提出「臺灣模式」已獲美方迴應,他表示協會將續向政府反映看法,擔綱會員需求的溝通橋樑。
他提出,加大技術研發、擴大產業生態鏈、加強國際合作及應對永續挑戰等解方,以創新與合作爲基石,臺灣半導體才能在AI浪潮中再創產業高峰。
因對美關稅談判時我方提出「臺灣模式」,外界關注半導體發展出現關鍵轉折,然供應鏈赴美設廠面臨挑戰各異,侯永清透露,行政院已成立專門小組協助半導體產業赴海外投資或發展業務,TSIA持續向經濟部和行政院反映,擔綱會員需求的溝通橋樑。
他說,2025臺灣半導體產值仍上看6.5兆元,年增22.2%,創「製造第一、封裝測試第一、IC 設計第二」佳績,唯有強化關鍵技術與製造能力,臺灣才能在地緣風險下維持全球領先地位。
針對臺內部電力供應已成產業發展大難題。侯永清說,TSIA積極向政府爭取電力資源,包括供電穩定及綠能必須充足;按照目前政府的綠能規劃,綠電供應應能符合甚至超過半導體產業需求,現最大擔憂在於「執行力」。
去年TSIA成立設備委員會、聚焦設備本土化,下一步將延伸至材料,使供應鏈更加穩固。業界預估,將有利於新應材、臺特化、南寶等相關業者。
(相關新聞見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