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護航 制度保障 模式創新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3月27日,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相關新聞發佈會傳來喜訊,在全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正持續健康發展,爲保障糧食安全和推動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倉廩實,天下安。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的關鍵之舉,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意義重大。省人大常委會將《甘肅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條例》實施情況列爲今年監督工作重點,組織開展執法檢查,運用法治方式護航高標準農田高質量建設。

自條例頒佈實施以來,全省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積極響應,開展廣泛的普法宣傳,嚴格落實法定責任,持續加大執法力度,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健康發展。

法治意識明顯增強。各地創新普法宣傳方式,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通過現場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提升幹部羣衆依法建設、依法管理的意識,營造了全社會積極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良好氛圍。

制度體系逐步健全。我省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形成了以條例爲核心的“1+1+6”制度體系與工作機制,從項目規劃到建後管護,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各個環節提供了制度保障。

模式方法不斷創新。各地科學劃分設計建設區域與灌溉系統,持續推進分區分類建設,並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生態保護”“高標準農田+現代產業”等多種創新模式,實現了糧食安全與農民增收的雙贏。

項目效益持續提升。通過統籌優化土地利用,加強耕地用途管制,開展田塊整治、灌排設施提升等工作,農業生產條件得到全面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

監管效能日益強化。我省實行“省負總責、市州指導、縣爲主體”的監管機制,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考覈制度,組織第三方專項抽測,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巡查指導,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

發佈會上,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表示,我省將繼續以法治爲引領,不斷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邁上新臺階,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甘肅力量。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萬山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