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類科學園區 助美生產晶片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左)、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右)2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臺美磋商最新進度。鄭麗君稱向美方爭取土地打造「臺灣模式」的類科學園區。(鄧博仁攝)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拋出臺美晶片生產「五五分」構想,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舉行記者會,重申從未做出五五分承諾,也絕不會答應;鄭另透露,我方提出擴大投資美國的「臺灣模式」,願憑藉臺灣科學園區的經驗,透過臺美G2G合作,在美國打造產業聚落與供應鏈合作,「有感受到美方正面迴應」。
至於「供應鏈合作」的產業別,政院人士透露,主要是包括半導體、半導體供應鏈,以及AI伺服器在內的電子製造服務(EMS)等高科技產業。對此,在野立委批評,儘管沒答應晶片五五分,但卻把臺灣科技業的根親手刨除,爲他國雙手奉上。
臺美關稅第5輪實體磋商落幕,鄭麗君昨偕行政院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經濟部次長何晉滄於行政院舉行記者會,親上火線說明談判進展。她強調,談判爭取重點是降低關稅稅率、稅率不疊加,且臺灣從未承諾晶片生產「五五分」,這與現今臺美正磋商中的供應鏈合作投資方向不同,未來也絕不會答應此條件。
鄭麗君指出,美方期待臺灣企業擴大投資,我方提出與日韓、歐盟模式不同的「臺灣模式」因應:第一,產業投資是由企業自主規畫,政府整合民間產業投資佈局;第二,政府建立信保機制增加對企業金融支持,鼓勵業者投資;第三,園區開發部分,臺灣的科學園區有獨特經驗,不一定完全能在他地複製,但臺灣願透過臺美「G2G(政府對政府)」模式,創造有利於產業聚落的環境,降低企業單打獨鬥的成本與風險。
鄭麗君進一步指出,爲促進產業聚落形成,希望美國能優化投資環境,提供土地、水、電等基礎建設,以及簽證支持、法規環境等,藉以促進企業投資規畫及打造供應鏈。
至於美方對此提案的態度,鄭麗君說,我方確實感受到美方正面迴應。鄭更強調臺灣企業國際佈局並非供應鏈外移,而是供應鏈的延伸與擴展。
不過民衆黨昨批評,鄭麗君又在偷換概念,不只要臺積電帶着關鍵技術赴美,且投審會也直接放手,現在更把美國要求打造臺灣模式的類科學園區,美化成協助臺灣高科技產業擴大在美佈局。
臺中市長盧秀燕2日在市議會定期會專案報告答詢議員質詢,重申關稅的底線,就是不能高於日、韓及大陸等周邊競爭對手國,否則將造成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