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罕打「晶片牌」反制南非卻喊卡 外媒籲:不作爲風險更大
臺灣近日首次宣佈限制對南非出口半導體,震動國際。(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近日首次宣佈限制對南非出口半導體,不過經濟部25日決定暫停,外媒指出,雖然該措施僅具象徵意義,經濟影響有限,但背後展現的戰略信號卻十分關鍵,臺灣正嘗試將自身的科技優勢轉化爲外交籌碼,在北京持續加大孤立壓力前爭取更多空間。
綜合彭博與其他外媒報導,過去,臺灣一向避免動用晶片作爲政治工具。反觀北京卻頻繁以經濟施壓,曾切斷對日本的稀土出口、封鎖立陶宛商品,並懲罰標註臺灣爲「獨立地區」的企業。專家認爲,這使得臺北更應學會利用自身優勢反制。
臺灣亞洲交流基金會(Taiwan-Asia Exchange Foundation)博士後研究員哈希米(Sana Hashmi)指出:「半導體晶片是臺灣最重要的力量。這是對世界的訊號:你不能把我們當作無關緊要的人。」
臺積電(TSMC)目前生產全球約九成的高端晶片,臺灣在汽車、人工智慧等關鍵產業的供應鏈中不可或缺。這種「核心控制力」讓臺灣至少在當下握有外交槓桿。
不過,這種優勢可能無法持久。南非已傳出考慮供應鏈多元化,包括美國、中國、南韓與日本等選項。雖然短期內難以取代臺灣的技術與規模,但長遠來看,臺積電的領先地位可能逐漸被削弱。
另一方面,北京推動的「蟒蛇戰略」(anaconda strategy),則透過政治、軍事、經濟與外交層層施壓,讓臺灣在國際舞臺愈發窒息。目標是不發一槍,就迫使臺灣接受「統一」現實。
專家警告,晶片雖無法永遠保護臺灣,但此刻卻是最有力的武器。選擇果斷出手,意味着臺北不會默默承受外交羞辱,並提高其他國家選邊北京時的成本。
該文指出,臺灣不應再問自己能否承擔武器化晶片的代價,而應該思考:如果不這麼做,後果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