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稅20% 汽車零件廠不受影響:相比大陸具優勢
川普關稅戰各產業繃緊神經。圖/美聯社
美國正式拍板對臺灣關稅暫定20%,不過,由於汽車零組件依舊涵蓋於川普政府任內實施的「232條款」中,臺灣汽車零件出口美國現行仍維持25%關稅不變。對此,國內業者表示,等同現狀未變,不論公佈稅率爲零或50%,汽車零件影響均屬有限,且與主要競爭對手的中國大陸須課徵高達75%稅負相比,臺廠仍具競爭優勢。
多數汽車零件廠皆強調,「相對競爭」纔是關鍵,臺灣與其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處於較低的稅率,因此若穩定在25%,已具相對利基。此外,和大表示,近幾個月來已與客戶談妥,關稅成本多數皆由客戶承擔吸收,因此對於成本影響也不大。
不過,和大仍重申,仍須注意未來可能因爲產品售價拉高,進而壓抑市場消費狀況,進而牽動供應鏈需求壓力,影響市場銷售節奏。和大認爲,關稅始終是外部變數,企業還是得靠自身競爭力與靈活佈局脫穎而出。
虎山同樣表示,大部分汽車零件仍屬232條款範圍,因此維持25%,對臺廠影響不大,主要還是看與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目前汽車零件涵蓋在美國232條款範圍當中,其他國家多半也是固定在25%,中國則需課徵高達75%關稅。
根據財政部統計,臺灣2023年對美出口汽車零件總額達1152.75億元新臺幣,約佔總出口金額5成,顯示美國爲我國汽車零件最大出口市場。
不過,隨着美中貿易戰影響,多數國內汽車零件廠近年也早已啓動全球佈局,包括東陽、和大、虎山、聯嘉與世德等業者,都已完成美國、墨西哥等地投資設廠,以分散貿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