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汽零關稅豁免?臺廠轉單效益恐落空
川普汽車關稅最新進展
川普汽車零件關稅政策似出現鬆動跡象,隨市場傳出川普將豁免汽車零件關稅,汽車零件類股股價24日應聲走強,不過相較於股價搶先上演慶祝行情,據白宮證實,這項豁免措施主要針對中國大陸,原訂5月3日生效的25%外國汽車零件關稅,將如期上路,反讓臺灣業者憂心恐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轉單效益恐將落空。
面對川普關稅政策的「靈活變化」,國內汽車零件業者心情如洗三溫暖,原先面對「無差別」開徵關稅,臺廠包括東陽、聯嘉、麗清等廠,在過去美中貿易戰氛圍中皆超前部署,再加上多由客戶端吸收加徵關稅,因此多半認爲影響不大。
甚至在主要競爭對手多爲陸廠情況下,有部分業者如虎山開發新產品引擎汽門蓋及輪圈蓋,已接獲美系客戶轉單,24日伴隨關稅政策鬆動,直衝漲停價113元鎖住。
但再細看外電報導,白宮證實考慮豁免爲打擊芬太尼生產而對中國大陸進口汽車零件徵收的關稅,並不包含即將實施的外國汽車零件關稅,對於此一轉變,由於臺灣汽零業者輸美產品多產自臺灣或墨西哥產線,甚至美國境內的工廠,若豁免中國汽車零件關稅,無異是「利多變利空」。
業者表示,自3月底全球關稅風暴以來,相關資訊都相當混亂,就製造業立場,儘管加徵關稅目前多由客戶吸收,但由於仍會影響市場購買力,因此多半仍希望不要加徵高關稅,但即使加徵關稅,臺廠無論在模具、或全球佈局皆具有高度競爭力,被取代性小,因此多半仍有信心可以勝出。
若就24日最新獲知的訊息,業者指出,目前只知道川普在汽車零件關稅有所鬆動,若是全面鬆動,對整車及汽車零件業者來說都是正向利多;但若僅針對中國豁免,臺灣業者則恐將面臨更大競爭壓力,尤其臺廠在多項產品主要競爭對手爲陸廠,因此業者也呼籲政府,接下來在與美協商時爭取同步豁免。
不過,也有業者認爲,無論關稅如何變化,臺廠應都仍可期待轉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