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氣神將前進大阪世博 曝扮神明秘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

9組臺灣表演團隊組成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前進大阪世博夢洲園區進行三天三場演出,「拚場藝術撞擊」團隊帶來的兩個電氣神將,全程坐鎮臺上,欣賞其他8組團隊的表演。記者陳宛茜/攝影

9組臺灣表演團隊組成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今天傍晚將在大阪世博夢洲園區Pop-Up Stage North主舞臺進行最後一場演出。3天3場演出中,「拚場藝術撞擊」團隊帶來的兩個電氣神將,全程坐鎮臺上,欣賞其他8組團隊的表演。負責設計電器神將的設計師李育良表示,這兩組神將在臺灣時已做完傳統科儀並「開光」,「以信仰的意義來說,是臺灣的神明來這邊跟那個日本的神明與人交流。」

這一對電氣神將分別代表千里眼與順風耳。李育良表示,設計時曾跟廟方與神明報告,希望把千里眼和順風耳衍伸成爲代表言論自由和視聽自由的神明,擲筊時神明也同意了。因此,這一對神將既象徵臺灣傳統的民間信仰,也代表臺灣民主自由的價值。

如何在異國土地扮演臺灣的神明?扮演「電氣神將」的蔡桂誠、郝繼良表示,出發前多次觀摩傳統陣頭裡神將的擺動、揣摩,來日本後也參拜了許多神社。因爲是藝術性的演出,因此最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大阪這幾天氣溫最高可達38度,神將的衣服內設有電風扇驅熱。

蔡桂誠幽默表示,在舞臺上坐鎮,看到滿滿的觀衆,彷彿來到了廟會、有凡人表演「給我們這些神看」,「我們就來看錶演吧。」

「We TAIWAN」在世博夢洲園區Pop-Up Stage North演出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今天將帶來最後1天的演出,也宣告着「We TAIWAN」活動將告一段落,臺灣時間下午4時至5時,同步於文化部臉書直播。

9組臺灣表演團隊組成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前進大阪世博夢洲園區進行三天三場演出,「拚場藝術撞擊」團隊帶來的兩個電氣神將,全程坐鎮臺上,欣賞其他8組團隊的表演。記者陳宛茜/攝影

9組臺灣表演團隊組成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前進大阪世博夢洲園區進行三天三場演出,「拚場藝術撞擊」團隊帶來的兩個電氣神將,全程坐鎮臺上,欣賞其他8組團隊的表演。記者陳宛茜/攝影

9組臺灣表演團隊組成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前進大阪世博夢洲園區進行三天三場演出,「拚場藝術撞擊」團隊帶來的兩個電氣神將,全程坐鎮臺上,欣賞其他8組團隊的表演。記者陳宛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