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攻進大阪世博!「廟埕謝神戲」躍上國際 8月登場
「We_TAIWAN」參演團隊手持吉祥物a-We,宣示共同以臺灣文化應援未來,向世界展現呈現臺灣混融多彩、跨域創新、多元包容的文化樣貌。(文化部提供/林縉明臺北傳真)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將在8月2日至20日在日本大阪登場,規劃4大場域及主題。文化部長李遠今日宣佈「彩蛋」,文化部提案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獲世博大會邀請成爲正式活動展演項目之一,將在大阪世博夢洲的「Pop-Up Stage北」展出,8月26日至28日爲期3天。
大阪世博「We TAIWAN」8月2日至20日登場,以「應援未來、奇蹟之島」爲主題,規劃4大場域及主題,包括VS.空間「混融色彩」、大阪市中央公會堂「跨域創造」、中之島「萬變氣場」、線上線下虛實整合的「遊戲能力」。共匯聚38組臺灣與日本的藝術家、129場橫跨展覽、科技表演、VR沉浸式體驗、線上遊戲、電影、文學、市集的展演活動。
文化部今天舉行行前記者會,李遠致詞時表示,擔任文化部長以後,朋友經常問他,「爲什麼你一直說讓世界看見臺灣?」他以最近票房突破3000萬的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迴應,就是因爲臺灣一直沒有被看見,才更顯得被看見很重要。
「We TAIWAN」這次選擇以a-We的概念,象徵臺灣這塊島嶼的生成,李遠說,a-We更像是一隻變形蟲,「雖然受滿壓力,但是卻能一直變形,展現出臺灣在各種歷史災變中的適應力及應變能力」。
李遠特別提到楊大正與吳念真發起的「羣衆募資」活動,在短短几天內就完成4階段募資目標,a-We將在羣衆的支持力量下,在大阪天空飄起大型氣球、在電車廣告中出現,同時也將有影片及媒體等宣傳,讓大家看見來自於民間的力量。
臺灣光譜展區總策展人林昆穎表示,繼巴黎文化奧運後再次走上國際,特別選擇在安藤忠雄設計的新穎建築VS.中,以臺灣本色、光織自然、島嶼聲譜,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多彩、混融及韌性。
李遠在會中宣佈活動彩蛋,文化部提案的「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獲世博大會邀請成爲大會正式活動的展演項目之一,將在大阪世博夢洲的「Pop-Up Stage北」展出,8月26日至28日爲期3天,每天下午5點到6點帶狀演出。節目由總導演杜思慧與音樂總監卓士堯共同策劃,彙集來自臺灣各地的9組團隊,以5個段落呈現臺灣人對天地、神明的感恩之情,以及對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