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玉山風雪、魯凱族神樹搬來 直擊大阪世博最夯臺商黑科技
在Tech World館的自然劇場中,用臺灣科技打造的臺灣杉與螢幕花海,既壯觀又奇幻,相當吸睛。(攝影者.陳宗怡)
日本大阪世博會開幕首月,門票銷售仍達不到預期目標數的一半水準,但就在這種人氣大掉漆的困境中,卻有一間展館靠着臺灣黑科技竄出。不僅成爲各國遊客搶看的熱門場館,甚至讓多次入園參觀的大阪觀光局萬博國際觀光推進室推广部部長井村悟朗,點名稱讚這是他心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名展館。
「(該展館)類似技術在日本相當少見,看着這些圖形轉換,讓自己彷彿變得像小孩一樣。」井村悟朗說。它就是由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主導、彙集臺商黑科技打造出的Tech World館。
那麼究竟藏身該館背後有哪些厲害的臺商黑科技?
上銀機器手臂舞出機械花海
攤開這座主要由生命、自然、未來三大劇場組成的場館供應商資料,除工研院這個國家研究機構外,還有殼米機工、華碩、上銀、叄式、友達、宏齊、成輝光電、振曜科技、鎿創科技等都名列其中(見左頁表)。其中,最受矚目的科技分別是上銀的機器手臂、叄式的智能點雲技術、鎿創的Micro LED顯示系統。
步入生命劇場,映入眼簾的是一棵魯凱族神話中「撞到月亮的樹」的臺灣杉,其壯麗姿態由環繞成樹幹的顯示器圓柱與波浪形樹冠交織而成。在這棵神話巨木的周圍,點綴着五百六十株機械花,猶如一片璀璨的花海。這些絢麗綻放的花朵並非自然生成,而是憑藉上銀高精度機器手臂技術,隨着畫面變幻與音樂律動,輕柔搖曳,展現和諧的動感美學。
儘管全球機器人手臂市場長久以來由日本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以及 瑞士與瑞典跨國企業ABB,與被中國家電巨頭美的收購的庫卡(KUKA) 四大企業穩坐半壁江山。但臺灣製造的機器手臂卻憑藉精湛技術異軍突起,不容小覷。
在二○二四年底的臺灣全國高中工藝競賽中,「機器手臂技術」職種有多達三十五所學校參戰,採用日系的發那科、安川YASKAWA與臺系的上銀、達明共四家產品競賽,最終選用上銀產品的嘉義高工電機科選手吳尚霖與塗展維,一舉打敗衆多運用日系產品的對手,拿下冠軍,證明臺灣機器手臂有與國際頂級大廠一拚的潛力。
走進自然劇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場身臨其境的數位奇觀。臺灣數位體驗設計團隊叄式巧妙運用三百六十度環形螢幕,融合智能點雲技術,從四面八方擷取實景精準座標,化作無數流動的粒子。如同高山風雪般輕拂飄舞,逐漸在螢幕上勾勒出臺灣玉山與嘉明湖的壯麗景緻,創造出人明明遠在日本,卻像在臺灣的沉浸式體驗。
「相信大家可能從來沒有看過,我們的好山好水是用這種方式呈現。」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榮譽會長黃志芳自信的說。其實,臺灣對於智慧點雲技術研發不只起步早,而且實力名列前茅,尤其國研院國網中心跟陽明交大、東海大學合作的智能點雲技術,在二○二一年拿下有科技界奧斯卡之稱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肯定。
入口Micro LED是臺韓聯手技
最後,是藏在展館入口處、由鎿創科技負責的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平面資訊顯示系統,這其實是臺韓兩國強權聯手,要對抗中國紅色供應鏈競爭的秘密武器。
這家二○二二年才掛牌上市的Micro LED大廠,背後主要大股東有韓國三星集團、蘋果MiniLED主力供應臺廠富採、面板大廠友達子公司康利投資、光電大廠光寶科技等,它會吸引臺韓科技巨頭齊聚投資的一大關鍵原因,就是因爲Micro LED被視爲下世代顯示技術霸主,而且是中國業者還未能掌控的新世界,未來商機充滿無限想像空間。
根據研調機構Omdia推估,全球Micro LED顯示器出貨量將由二○二四年的十萬臺,至二○三一年成長至三千四百六十萬臺,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一三○%。
該展館不僅展現臺灣深厚的科技實力,更搭配專人全程講解,再加上部分限量入場的飢餓行銷策略,以及豐富多樣、可收集的精美小禮物,成功逆勢突圍,成爲本屆世博會中炙手可熱的高人氣展館之一。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商業週刊19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