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可能原因曝!美官員曝課關稅邏輯「分3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月31日簽署最新行政命令,對全球貿易伙伴啓動新一輪關稅調整。(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7月31日簽署最新行政命令、對全球貿易伙伴啓動新一輪關稅,象徵「對等關稅」政策正式上路,臺灣被課徵爲20%,有美國官員透露分爲徵收10%、15%或更高稅率的3大類,屬於第3類的臺可能屬於「與美沒有達成協議且存在大量貿易逆差的貿易伙伴」。
白宮在聲明中表示:「在多年無法持續的貿易逆差威脅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之後,川普總統正將關稅作爲一項必要且強而有力的工具,以落實美國優先政策。」
BBC報導,未能在8月1日截止前與華府達成協議的國家,正面臨美國大幅提高的進口關稅。亞洲地區兩個主要貿易伙伴——印度與臺灣,分別遭加徵25%與20%的關稅。而東南亞內陸國寮國則面臨本輪關稅中第二高的稅率,達40%,僅次於敘利亞令人難堪的41%。另一方面,已與美國達成框架協議的國家——日本、南韓、越南、印尼與菲律賓,其關稅稅率則落在15%至20%之間。
一名不具名的美國高級政府官員週四向《彭博社》表示,貿易伙伴被分爲三個類別:
1. 與美國有貨物貿易順差的國家,適用10%關稅
2. 與美國簽訂協議或僅有小幅貨物貿易逆差的國家,適用約15%關稅
3. 未與美國達成協議,且與美國有大額貨物貿易逆差的國家,則適用更高的關稅稅率。
臺灣目前面臨20%的美國關稅,這比鄰國日本與南韓所承擔的15%稅率還高,其中南韓更是臺灣的重要科技出口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