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重傷臺灣 官員分析「不是終極目標」!曝下一步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等關稅。(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公佈新關稅計劃,由於內容比外界預估影響大,全球震驚,其中臺灣被課徵32%關稅。曾任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委員、現任我駐歐盟兼駐比利時臺北代表處代表李淳,熟悉國際經濟情勢與相關議題,他分析認爲,川普對等關稅很明顯是談判手段,不是終極目標!

曾任外交部政務次長、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會委員等職的李淳,3日接受Youtube頻道《范琪斐的美國時間》專訪,分析此次川普對等關稅的影響。他強調自己並非目前主管此事務的官員,且現職駐歐,因此只能就自己瞭解的情勢分析,不能代表實際進度。李淳認爲,美國針對臺灣、日本、韓國貿易逆差比較大的,給了特別的提高稅率,但是臺灣就是32%,不是32%+10%、不是低消加上加點,入場券就是32%、澳洲就是10%。

至於川普此舉是目的或做爲逼各國和美國談判的「殺招」?李淳分析,現在很明顯是談判手段,不是終極目標,因川普不斷強調受到不公平對待,還說企業不回美國生產、移到海外等等,目標是取得公平待遇,但是按照川普自己的定義,關稅只是爲了達到該目標的手段,「雷聲大雨點可能不會太小」,因談判時間可能花蠻久,但隨談判進展雨聲可能慢慢減少。

針對臺灣可能受影響的產業?李淳指出,大概會是伺服器、電腦零組件,資訊類產品會是首波受影響對象,因對美出口佔有60幾%。但他強調,臺灣是專業代工國家,很多商品都是美國產牌,所以很多供應鏈上面的夥伴會一起分擔這一個壓力,且是在美國很有份量的夥伴,會協助我們一起跟美國處理這個問題。

李淳直言,現在臺灣最關鍵是趕快問美國「What do oyu want?」,他認爲美國一定會開清單,而我們可能沒辦法全部接受,這都要花時間談,但第一步是「要到美國清單」,政府才能快點盤整該怎樣做。他也提到,出口貿易逆差順差反應每一國家的生產產品需求,最近幾年臺灣到美國貿易順差增長最大項目叫做AI伺服器,那是因爲美國這幾年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當然臺灣會出現大量對美出口,如果歐洲也要全力發展,相信也會出現一股AI伺服器對歐出口大量增加的結果。

另外,李淳提到,美國在意貿易逆差高低、待遇公平與否,這兩個都是談判重點,但我們賣的東西都是美國要纔出口,臺美要消除逆差不能靠少出口,「也要靠多進口」,擴大從美國的採購等方式進行調整。他也提到,真的能反制美國大概只有歐盟跟中國大陸,其他大多是隻能協商、改進美國認爲不滿地方,作爲主要甚至唯一目標,所以應還是以積極談判爲主,對臺灣來說,抱怨、表達不滿「絕對要」,但預估我方跟日韓一樣,反制不會是首要選項。

至於現在多國都要跟美國談,那臺灣「號碼牌」會抽到哪裡?李淳認爲,「我們要感謝臺積電,應該會抽到蠻前面的吧!」臺積電投資美國確實有換來一些利益,也許會拿到比較前面的號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