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關稅還有救 臺股先殺後拉!外資曝後續關注2件事
外資分析師認爲,臺股短線可能延續近期波動較大狀況,震盪不可避免。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白宮公佈文件顯示,臺灣對等關稅稅率20%,比4月時的32%明顯降低,但高於日本與韓國的15%。臺股今(1日)開盤一度暴跌近380點,隨後跌勢收歛,做小跌百點左右。外資分析師認爲,臺股短線可能延續近期波動較大狀況,震盪不可避免,市場消化時間應不會太長;同時,未來持續談判是否可再降低關稅,以及232調查結果,均須密切注意。
大型研究機構研究部門主管說明,川普本波對等關稅使美國成爲大贏家,世界各國不僅要付錢給美國,還要加大對美國投資,以換取相對較優的關稅稅率,美國已是荷包滿滿。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師說,日、韓雖獲得15%關稅稅率,然付出的代價不算低,包括要加碼投資美國數千億美元。目前臺灣究竟提出那些條件或讓步,尚未公佈;接下來透過再談判,是否讓關稅稅率更低,也是觀察焦點。
另外,232調查也即將在近日內公佈,待半導體產業稅率出爐,代表近期不確定因素將告段落。不過,法人指出,232條款上路後,臺灣是否能夠從貿易協商中,爭取到半導體關稅待遇不會比其他國家更差的最惠國條款,也是關鍵。
現階段看來,隨關稅底定,反而應將目光放到三大焦點。大型研究機構部門主管提出,首先,AI不只長線題材強大,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資本支出不縮手,Google甚至還加碼,臺灣擁有完整且具競爭力的供應鏈,進入第三季AI大旺季,營運表現應會愈來愈亮眼。
其次,臺股市值破兆的7大巨型企業中,就有臺積電、鴻海、聯發科、臺達電、廣達等5家爲AI供應鏈;另一方面,AI相關ODM廠目前評價偏低,未來隨AI伺服器出貨放量,評價提升值得期待。
再者,歷經4月初的對等關稅股災後,融資餘額由3,000億元左右急速縮水,就算加權指數早已反彈越過川普防線,融資餘額恢復仍相當有限、現僅2,300億元左右,籌碼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