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陸續定案 外資重返臺、韓股

隨美國與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關稅協議相繼拍板,稅率大幅降低至15%至20%之間,市場情緒轉趨樂觀,上週外資對主要新興亞股買多賣少。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進出亞股概況

隨美國與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關稅協議相繼拍板,稅率大幅降低至15%至20%之間,市場情緒轉趨樂觀,上週外資對主要新興亞股買多賣少,其中以南韓、臺灣最受外資青睞,周買超16.4億、14.22億美元,臺股7月來外資大買76.24億美元,穩居本月新興亞股吸金冠軍寶座,印度連兩週遭外資提款,上週淨流出2.04億元、失血最重。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ETF(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臺股已連五週收紅,大盤今年來小漲1.43%,站穩23,000點大關。隨着各國關稅政策陸續開獎,不確定因素逐步利空出盡,市場看好在臺美關稅落地後,有望複製日韓股市表現,掀起一波強勢上漲行情,後市持續看好AI相關供應鏈表現,選股着重具成長性的AI類股,包括AI伺服器、半導體先進封裝及2奈米受惠股,非電族羣則可留意內需、房地產、消費等類股。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指出,隨着電子股財報法說自7月中旬逐漸進入高峰,營運展望與財報表現成爲關注焦點,由於財報表現不一、加上評價面因素,臺股佈局建議選股不選市。題材上因企業獲利有望重新主導行情,故仍建議留意短線漲多所面臨的評價與調節壓力,佈局上仍以AI和半導體爲主。

羣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認爲,近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英國,並與英國首相施凱爾正式簽署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此協議象徵印度將從過去的貿易保護主義逐步轉爲開放市場,被看好是印度未來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的試金石,也加深市場預期美印能在期限前達成關稅協議。股市雖受關稅未定影響,7月來表現盤整,但近期企業獲利上修家數明顯增加,有望提振信心,後市因低通膨、降息環境,農村消費復甦增速明顯,看好可選消費類股,及受惠政策支持的國防、電力設備族羣。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強調,短線美股屢創新高後仍須慎防高檔震盪風險,核心配置首選平衡型基金、複合債及非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股市持續看好長線趨勢正向的科技及創新科技產業,非美元資產看好全球公債型基金、日本及印度股票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