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女足隊遭逼「1天抽3次血」 醫揭3後遺症:恐引發血栓

臺師大女足隊員遭教練以「抽血換學分」逼迫,震驚各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師大女足隊員遭教練以「抽血換學分」, 逼迫連續14天每天抽血3次,有學生哭訴,4年32學分是用200管血換來,引發社會譴責。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指出,抽血應依個人體況及研究設計嚴格規範,美國相關標準規定8周內抽血量不得超過500毫升,她痛批,女學生一天抽血3次早已超出常規,恐引發血栓、血管炎、瘀血等後遺症,強調學生「不是受試者,而是受害者」,怒斥女足教練的道歉信「毫無誠意,令人火冒三丈」。

吳欣岱昨(15)日在臉書指出,根據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IRB)對抽血量的限制,通常會依據受試者的身體條件(如成年人或兒童),以及整體研究設計來規範抽血頻率與總量。

吳欣岱以美國爲例,當地常見的參考標準爲「8周內抽血量不得超過500毫升」,臺師大學生頻繁被抽血,根本「不能被稱爲受試者,而是受害者」。

吳欣岱指出,一天抽血3次,不僅反覆在血管、皮下組織與皮膚造成傷口,抽完血後的壓迫止血更可能導致血管塌陷,進而引發血栓、血管炎、瘀血等後遺症。她也抨擊,女足教練的手寫道歉信,「超級沒誠意,看了會火冒三丈的那種」。

受害學生昨在立委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圖/中時資料照)

2024年11月立委爆料,臺師大女足教練以研究名義要求球員配合抽血實驗,有學生被迫連續14天接受抽血,一天最多達3次,累積200管,甚至有學生被紮了10針才成功抽血,雙手佈滿針孔,導致抵抗力下降、發高燒送醫並吊點滴,拒絕配合的學生則遭威脅扣學分,原本承諾的補貼費用也被教練以「球隊經費」名義回收。

事件爆發至今已8個月,受害學生昨在記者會痛批校方處理態度消極,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院長王鶴森則代表學校向學生及大衆致歉,表示該教練去年11月已被解除教練職務及行政職務,學校也已終止相關研究,實驗資料也已銷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