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被抽3次血做研究?專家揭恐怖後遺症
1天被抽3次血做研究?專家揭恐怖後遺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師範大學周姓女足教練被爆要求選手配合研究抽血,甚至有學生1天被抽3次血,涉違反《人體研究法》。專家指出,目前不確定受害者是1天被扎3次,還是扎1次抽3管血,假如不是專業人員,可能會增加扎針的次數。長期之下,可能如同毒癮患者,出現下針處硬化、受傷癒合不良的問題。連續在單點扎3~5次之後,血管就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會出現血管瘤。
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表示,如果是非常大量的抽血,每天3次,1個月、3個月這樣抽,第1個會考慮到的是貧血問題。女生本來就會有月經週期,若平時的營養還算可以、電解質的補充都算夠,應不至於導致身體上很大、很直接的傷害,大部分是心理上的壓力會比較大。
立委陳培瑜(右起)、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立委範雲與受害學生15日舉行「強迫抽血惡師免解聘?!」記者會,針對臺師大女足學生遭違法抽血換學分案,呼籲教育部儘速裁罰。(姚志平攝)
若要輪流扎針,能夠抽血的血管也不多。柳朋馳說,抽血抽到最後,沒血管可扎,就會很像毒癮的患者,下針處會硬化,或受傷癒合不良,也會出現瘀青或血管破裂。
柳朋馳表示,臨牀上不太會每天去扎針扎3次,即便抽不到,也會換位子抽。目前不確定受害者是1天被扎3次,還是扎1針抽3管血(針頭插進去再換管)。假如不是專業人員,可能就會增加扎針次數。
這類研究可能至少抓1個月、3個月,甚至6個月。柳朋馳擔憂,受害者被扎針的次數、時間可能是長的,若扎針點一直在轉換,可能有癒合的空間,但若扎針點接近,一直猛扎,連續在單點扎3~5次之後,血管就會變得非常的脆弱,沒辦法有正常的血管壁,也會產生血管增生,出現血管瘤,並且自發性破裂,比賽過程也可能因碰撞而受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